2010年初,重庆市政府推出的重大民生德政工程——公共租赁房,解决不属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又暂时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人群和新就业人员等“夹心人群”的住房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资料图
楼市调控即将进入7月,房产税仍未落地,公租房却以一种“势如破竹”的姿态冲入公众视野。先是中央领导开会强调,紧接着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出台,一时之间,公租房成为人们热议和关注的焦点。表面看这似乎与楼市调控关系不大,实际上却是决策层两手抓、两手都要紧的表现:一方面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另一方面加强住房保障。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完善住房体制,引导中国楼市进入理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从高举大旗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到力推公租房,我国的住房保障体制正在悄然完善中。实践证明,经济适用房因价格竞争力不足、销售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而遭遇重重阻力,廉租房又因受益面过窄而无法普济众生。于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住房保障水平,国家从去年开始首提公共租赁房概念,并在近期形成舆论高潮。
一个热火朝天的公租房建设局面很快将在各地展开,专家普遍认为,如果落实得当,公租房或许真的能成为大中城市解决居住矛盾、留住外来人才,进而保持城市竞争力的主要保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