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达5000元将被立案追诉 -黄光裕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4年 尊重法院判决 对部分指控提异议 -工资条例年内出台 同工同酬纳入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被低估 -中国规范86种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房产税覆盖个人非营业性房产 京沪或试点 地方政府无权力出台 -A股为何跌跌不休? 引"房地产绑架经济"论 市场对政策指向误解 -我国缺失大宗商品定价权 买什么涨什么 近半年首度增持美国债 -泰国冲突已致38死 红衫军建议休战 泰国政府准备夺回占领区 -问题油或购自无资质公司 中石化回应 问题疫苗3千万罚金难服众 -甘肃五月惊现鹅毛大雪 南方暴雨各地紧急加固堤坝 四大灾害链
首页>>宏观经济
发改委:五六月CPI涨幅3%左右 负利率难说再见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5 月 19 日 
关键词: CPI 涨幅 流动性过剩 负利率 国家发改委 再见 国际金融报 红线 通货膨胀 PPI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有专家认为,单纯通过CPI数据考量政策调控存在误导,因房地产泡沫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

●国家发改委:相对于GDP的高速增长,目前的CPI涨幅是正常的

3%“红线”将破。5月18日,国家发改委分析第二季度物价走势时提出,预计新涨价因素将减少,第二季度居民价格总水平仍将保持小幅上升的态势,后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可能在3%左右。

国家发改委认为短期物价仍将上升的原因是,去年同期CPI为负、去年12月CPI涨幅较高,达1.9%,所以翘尾因素还将继续增加。

另外,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4月,CPI同比上升2.8%;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升6.8%和12%。据此,不少专家认为未来PPI升势将传导至CPI。澳新银行中国研究总监刘利刚透露,该行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指数也显示,中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同比上升趋势十分明显,表明中国仍在不断输入通货膨胀,这也将助推未来数月的CPI数据。

国家发改委预计上半年CPI平均涨幅在2.5%左右。而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考虑到即便加息一次(以25个基点计算),实际利率仍为负值。

“单纯通过观察CPI进行政策调控会误导政策制定者。”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

“目前中国经济最严重的问题不是通货膨胀而是房地产泡沫,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其中也包括CPI。”袁钢明认为,仅据CPI高涨就判断中国经济过热有失偏颇,CPI的上涨并非流动性过剩“作祟”。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达到11.9%,国家发改委日前也明确表态:“相对于GDP的高速增长,目前的CPI涨幅是正常的。”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相关人士昨日也表示,“随着第二季度天气好转、供应增长,蔬菜、鲜果等农产品价格将有所回落。”另外,国家加大对西南干旱地区和玉树灾区储备粮的投放力度,加快储备粮的拍卖频次,“这些都有利于稳定市场粮价”。

与此同时,一些短期因素可能有助于缓和中国物价上升压力。中国房地产调控新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等引起金融市场大震荡。4月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前涨后跌。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从4月初的每桶86美元已落至70美元左右。

不过,在其他方面价格上涨压力仍存。有机构指出,近期劳动力工资上涨将推动核心CPI走高,同时,政府计划继续推进资源环境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水价调整等对CPI造成压力。央行在《201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到,当前外需还在恢复之中,国内工业产能较为充裕,有利于稳定价格。但在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经济总体复苏的大背景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呈上升态势,伴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回升,中国价格上行的压力也在增加。(马继鹏)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相关文章:
肉粮油房等涨价压力大 5月CPI涨幅或超3%警戒线
CPI涨幅或再挑站警戒线 肉粮油房谁执通胀牛耳
发改委预计二季度CPI继续上涨 上半年将达2.5%
发改委:物价上涨仍属温和 三季度CPI涨幅将回落
澳新银行:中国加息不能再犹豫 6月CPI将超4%
发改委谈价格形势:CPI变动仍处于温和上涨范围(全文)
菜价领跑CPI上涨 业内人士称二三季度形势仍严峻
发改委:目前CPI涨幅正常 3%左右目标有基础 将抑制大蒜疯涨
图片新闻:
南方多地遭遇暴雨灾情 江西婺源万人大转移(图)
暴雨致南方11省区1500多万人受灾 101人死亡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