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须走出一条现代化的崭新路径来
从2001年开始,何传启主持的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每年都会发布一版《中国现代化报告》。厚厚的10本《中国现代化报告》,从现代化与评价到知识经济与现代化,从生态现代化到文化现代化,从地区现代化之路到世界现代化概览,研究对象涵盖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131个国家,用一个个数字真实地还原了中国在1700年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轨迹与地位。
“你看我手里的这张图表,”何传启翻开手边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指着“1700—2100年中国的相对衰落和伟大复兴”图表说,“以按购买力平价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GDP排名来看,1700年中国排世界第18位,1950年排世界第99位,预计21世纪末能进入世界前20名;在世界现代化的400年间,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表现为一条U型曲线,在1700—1950年期间是下降期,1950—1990年是低谷期,1990年以来是上升期。预计到21世纪末,中国才能重新拾回1700年时的世界地位,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中国的现代化依然任重而道远——你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中国追赶式的现代化过程,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何传启说,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过去300年只有西欧、美国、日本等20个国家不到10亿人口实现了现代化,而未来100年中国要有近15亿人口实现现代化,这将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既有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问题,也有中国自己的特殊问题,比如人口、资源与生态、制度与观念、地区差距与贫富差距、两次现代化的双重压力和发展模式选择等。即便是扣除知识经济对物质资源的替代效应,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会对资源与环境构成巨大的压力。”
“国际经验并不足以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何传启说,“按照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估算,21世纪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约为5%,而中国在21世纪末升级为发达国家的概率不到4%。中国必须走出一条现代化的崭新路径来。”
可喜的是,从改革开放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正在走出一条新路来。何传启说:“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综合现代化,也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协调、复合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民主化、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和绿色化齐头并进。我们把这种将两次现代化压缩在一起实现的思路称为‘运河战略’,就是不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不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而是在两次现代化之间开凿一条‘现代化运河’,迎头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何传启根据这种“运河战略”的设想和过去15年世界发展的平均速度估计,中国有可能在204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为中国现代化进程设定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提前10年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我们就可以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成功的,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开创了一种全新模式!”
说到这里,一直言辞缜密严谨、态度温文尔雅的何传启激动起来,手指又点回到《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中的那张图表上:“世界现代化的400年,可以分作4段——18世纪是中国固步自封、相对衰落的100年,19世纪是中国懵懂孱弱、落后挨打的100年,20世纪是中国睡狮猛醒、自主自立的100年,21世纪将是中国奋起直追、伟大复兴的100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努力缩小着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实现了中华民族命运的U型转折,中华复兴已经曙光初现。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应该为此而自豪,更应该为最终实现现代化这一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付出更多的汗水与心血!”(史艳菊 李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