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想由来已久
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间最接近的地方仅相距9公里,那里是珠江支流北江的浈水上游和赣江支流桃江的源头。这一天然的地理位置,使得赣粤运河的构想,由来已久。
据史料记载,最早提出这一构想的是明代大学士解缙。他希望开凿赣粤运河,将赣江水与北江水用于农田灌溉。到了近代,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此亦有提及。上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一度筹划此事,但终未能实现。
解放后,江西省交通厅每次水运网规划中,都提出了开挖赣粤运河。1960年,国家交通部会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广东省航运厅、江西省交通厅,对此进行了经济调查和路线勘查,并于次年提出了赣粤运河的初步规划报告。
上世纪80年代初,江西省交通部门曾对赣粤运河开发做了远景规划,赣州航务部门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研绘的运河规划图。当时,交通部将赣粤运河规划列入可行性研究计划,并拟于1983年完成赣粤运河与湘桂运河的选线比较工作,后因种种原因,湘桂运河入选。
在2002年的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时任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的刘德洪提交提案“开通赣粤运河、奠定富民之基”,建议打通粤赣运河。
有专家还做过论证,赣粤大运河的天然条件远远优于“莱茵——多瑙”运河。打通赣粤运河,可保证粤赣两地的大量中小船舶由现在的海上航行变为内河航行,使现有通航里程缩短1204公里,降低运输成本。另外,还可以降低长江干线通航密度,减少小船和大船争抢航道的情况,使长江航行更加安全。
不过,从解缙的时代至今已过去近600年,赣粤运河却始终停留在悬想阶段。
鄱阳湖水量会减少
即便在渴望打造一条黄金水道的江西省,学术界和官员对打通赣粤运河可能引发的种种问题也抱有疑虑。
“争议比较大,江西学术界,包括官员也有很多的反对意见。最主要的反对意见就是,赣粤运河修好后,可能会使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水源出现外流的状态。”麻智辉向记者表示。
赣粤运河若修通,江西的水源会不会受到破坏?这一忧虑不容回避。麻智辉说:“鄱阳湖水系覆盖全省96%的地区,除了东江源,其他所有水系的源头,包括赣江、抚河、修水、饶河、信江,都指向鄱阳湖。对于这个封闭的水体体系而言,如果开通运河,可能会使鄱阳湖源头水流减少,也势必会减少鄱阳湖的水量。”
据了解,鄱阳湖每年进入长江的水,相当于黄河、海河、淮河三大河水的总量,起着稀释长江上游的污染、保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江西省没有得到任何生态补偿”。
涉及跨省生态补偿
当前,我国跨省的生态补偿机制还不是很健全,麻智辉告诉记者,“我们的东江源,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得到补偿。”
东江源的水流向广东,最后流入香港。为了保护东江源,江西省把上游的很多工厂都关闭了。在这个过程中,香港需要向广东提供补偿,但最初几十年,江西都没有从广东得到很好的补偿。“对此,江西省方面有异议,后经过长期的协商,双方才达成协议,广东从香港提供的补偿中划拨一部分资金,作为东江源的生态补偿。”
在跨省生态补偿机制依然不完善的背景下,赣粤运河修通后,势必出现同样的问题。“只有送水的义务,应有的权益却得不到保障,这肯定是不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