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吉利汽车集团员工在车体总成组焊线上进行焊接操作。新华社资料照片
两会前夕,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悉数出炉。
这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火线出炉的背后,凸显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心。
产业兴则经济强
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直接动因,来自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2008年12月份我国GDP增长速度回落到6.5%,出口额出现了21.3%的下降,多数工业行业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汽车、钢铁、有色金属、造船等,在经营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说,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的4万亿计划不仅远水不解近渴,更主要的是不能解决企业眼下的投资信心。如果企业缺乏投资信心,单靠政府两年多4万亿投资计划,将远远不能抵偿社会投资的缩减。为此,国务院密集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对于为何选择这十大产业,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除物流业以外,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部分行业更属于战略产业。这九大行业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具有产业链条长、上下游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等特点。
从经济总量看,上述重点产业约占GDP比重的1/3。2007年,上述重点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从对国家财税的贡献来看,2007年我国税收为4.56万亿元,其中以上述行业为主的企业上缴税金为1.7万亿元,约占37.4%。
从吸纳就业来看,上述重点产业直接城镇从业人员达到3615.6万人,占全部城镇劳动力就业的30%,其中一些行业更吸纳了大量农民工。
解决当前 立足长远
值得一提的是,振兴规划并不仅仅是针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除了为实现短期内“保增长”的目标外,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还考虑到了中国经济在渡过全球金融危机后更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调整结构。
实际上,一直以来,这十大产业普遍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竞争力不强、过分依赖外需、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亟待进行全面的升级和调整。
曹建海认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关键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扩大国内需求和出口政策,为行业发展开拓国内外市场,稳定市场需求;二是合理调整企业各项税收,减轻企业和产业使用者的税收负担,降低经济运营成本;三是支持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争取在未来获得行业主导权;四是在扩大先进技术装备投资的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五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大型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推进行业兼并重组的目的,是要避免国内异常严重的重复建设导致的产能过剩,增强行业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带动整个行业的耐冲击性和国际竞争力;自主创新的目的是拓展我国重点行业的价值链,避免成为‘代工’基地。在上述政策中,财政支持是关键,政府希望通过财政激励政策,推进行业的优化升级。”曹建海说。
从长期看产业振兴领域应侧重消费需求层面
“在内外需不振、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最大作用就是提振信心。”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研究员王云平说,目前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还都是一些纲领性的思路,很多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同时,在执行上,各部委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要加强配合,确保执行到位。
曹建海认为,在政府投资的大背景下,产业振兴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和房地产市场滑坡给行业造成的冲击,对于稳定就业的作用也是明显的。
“根据我的观察,产业振兴规划的效果要比基础设施投资的效果好得多,这是因为我国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通过财政支持促进这些行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我国工业将由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曹建海说。
江苏某民营船企董事长秘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产业振兴规划让我们欢欣鼓舞。”他表示,集团将根据规划中金融支持、鼓励兼并等方面的政策导向研究调整企业3到5年的短期战略。
不过,王云平认为,产业振兴规划主要是从改善供给的角度来拉动经济增长,但仅仅改善供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求要跟上,产品生产出来了最终要消费,这样才不会形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曹建海建议,从长期来看,产业振兴的领域应侧重消费需求层面,应更加重视轻工业的振兴,逐步扩大轻工业在我国工业中的比重,将其由工业产值的30%左右提高到40%以上,同时控制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业比重。(记者: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