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的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这也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中国在南极建设的第三座科学考察站。近日,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测绘学院青年教师张胜凯作为中国南极昆仑站28名建站工作人员中唯一一名测绘人员,将为建站提供测绘与导航技术支持。此外,武汉大学还将在冰穹A地区建立全球首个无人值守GPS跟踪站。
据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泽民介绍,此次科考,武汉大学共派出了5人,其中4人留在中山站进行科考,张胜凯被派到达冰穹A地区。在昆仑站建站过程中,张胜凯主要承担地形图测绘和施工放样等工作,并为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即将建设的中继机场作地形测绘。
据了解,2005年,还是武汉大学学生的张胜凯在参加我国第21次南极科考时,曾于2005年1月18日3时15分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并对该位置作出精确测量: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并因此成为登顶南极内陆最高点的世界第一人。他也是我国首张南极冰穹A地区1∶5万冰面地形图的绘制者。
值得关注的是,武汉大学此次还将在向来被科考界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冰穹A地区建立无人值守的GPS卫星跟踪站,这也是人类首次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建立GPS卫星跟踪站。通过这个跟踪站,可研究南极内陆的冰盖稳定状态,这对于人类在南极建科考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利用监测到的信息,还将进行空间物理探测方面的研究。
据悉,自1984年我国开展首次南极科考以来,武汉大学参加了我国全部南极考察和北极考察,先后参加过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北极黄河站建站的创建工作,并承担了极地测绘领域的全部科研项目,先后有近百人次赴地球南北两极现场考察。2007年11月,武汉大学曾派出3名师生随第24次南极科考队赴南极,担任了昆仑站的选址测量任务。(鲁伟 陈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