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三年内将投入9000亿建设保障房 加大中低价位住房建设力度 -国务院会议提出扩大内需四大实施措施 -世界人口状况报告 提高人权新思路 促进性别平等 女性生殖健康 -国台办:"马英九与共产党合谋抓陈水扁"说纯属造谣 发布会实录 -证监会: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施行协商定价 A股市盈率低于美国 -政策性银行年底前再追加贷款1000亿元 央行正加紧督促银行放贷 -中国领导人将在G20峰会阐述应对危机主张 驳错误言论 答问实录 -两部委解读增值税转型改革 房屋不纳入抵扣范围 三大调整 全文 -澳门向每人派发5000元红包应对金融风暴 北京经济增长低于全国 -国产ARJ21飞机最快两周内首飞 4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用超3亿元
中国扩内需成全球迎战危机战略转折点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1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政府日前强力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措施,成为世界各国迎战全球金融危机的又一个战略转折点,这标志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正从采取货币政策为主转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从以稳定金融市场为重点转向遏止实体经济的衰退,从被动反应转向积极预期。中国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不仅将为遏止世界经济衰退作出重要贡献,也将为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打下基础。

此前,美欧一些国家的决策者们大多低估了此次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大多力度不足,而且明显滞后于危机的扩展。在今年9月金融危机急剧恶化之前,美欧国家的政策重点是加大货币投放以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短缺,但当时的潜在危机并不是流动性短缺,而是一些大的金融机构丧失偿付能力,濒于破产。当政策重点转移到应对金融机构破产个案时,危机已演变为整个金融体系可能崩溃的“系统风险”。为此,美欧一些国家不得不在10月改变策略,纷纷出台系统性紧急应对方案,主要包括向银行注入资本,为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以及为银行储蓄保险等措施。同时,认识到国际政策协调的重要性,几大中央银行协调降息。这些紧急方案对遏止金融市场、特别是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恶化发挥了作用,但重创之后的金融市场很难迅速恢复稳定。

10月中旬后,世界金融危机又进入新的阶段。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显露出严重衰退的迹象:消费和商业投资萎缩,失业上升。同时,金融危机向新兴经济体迅速蔓延,使这些国家的外资减少,融资成本高企,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出口萎缩。于是,各国央行纷纷增加了削减利息的幅度。

降息和其他一些增加流通性的货币政策,可以起到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需求的作用。但在这几十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仅靠货币政策很难有效遏止消费和投资需求的衰退。即便利息降到相当低的水平,银行系统内部的流通性不断增强,但由于消费者和商业投资者失去信心,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仍无法增长。这还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依靠财政政策来刺激社会需求。由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社会公共服务的开支,将中央银行投放到银行系统内部的货币引导到实体经济中,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最终使消费者和商业投资者恢复信心,摆脱经济衰退。

在全球经济步入衰退的危难之际,当前最需要的是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政策和措施。中国率先施行的大规模扩大内需的政策,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结合,不但会扩大国内需求以抵消出口的减弱,也会增加进口,带动世界经济的增长。据悉,不少国家也正考虑在近期出台财政刺激措施,在即将召开的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与会各国领导人也有望为遏止金融危机的蔓延、减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而采取共同行动。可以相信,只要各国政府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采取有力、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就有可能有效阻止世界经济的衰退。(作者为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 洪平凡)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用来扩大内需的四万亿元资金将从哪里来?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成扩大内需“引擎” 需投入1.67万亿
财政部研究拉动内需 专家建言再提高个税起征点
"内需"提振信心外因是借口 市场转入修复性上涨
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 市场哪些板块将直接受益?
学者解读农村发展:拉动内需的"根本动力"在农民
广东将投资2万亿扩大内需 推进222重大项目建设
广东将投资2万亿建新十大工程扩大内需
电信专家:国务院拉动内需可考虑发放3G牌照
图片新闻:
我国公布世界上最清晰完整的一张全月球影像图(图)
折射中等收入阶层状况指数发布 沪京穗深居前四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