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全球粮价快速攀升,国内粮价也有一定程度上涨,粮食价格问题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焦点。深入分析、正确认识我国粮食价格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合理引导,十分必要。
我国粮食价格基本平稳、相对较低
与全球粮食市场供应趋紧、库存下降、价格飙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库存充裕,市场价格基本平稳且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与历史比较,我国粮食价格在1995年达到阶段性高峰后持续下降,本世纪初始终在谷底徘徊,2003年以后才开始恢复性上涨,但至今仍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如1995年粳稻、小麦、玉米市场价分别为0.93元/斤、0.84元/斤、0.79元/斤,2007年名义价格分别为0.91元/斤、0.76元/斤和0.74元/斤。与其他农产品比较,部分农产品价格较快上涨,与粮食的价格比拉大。如原来猪粮价格比一般在5.5∶1上下波动,而去年以来这一比例一直呈扩大趋势,今年1月达到9.41∶1。与国际比较,去年以来全球粮价一路飙升,而我国粮价上涨较为温和。2007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均价同比分别上涨58.2%、44.4%和45.9%,而国内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同比仅上涨7.8%、16.7%和16.5%。进入2008年,世界粮食价格涨势不止,到3月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37.5%、36.4%、79.2%、66.6%,而同期国内粮价仅上涨6.8%。
粮食价格平稳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几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每次都伴随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需紧张、价格大幅上涨。历史事实证明,粮食价格作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价格,对社会整体物价水平乃至宏观经济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值得庆幸的是,2004年中央采取果断措施扶持粮食生产,当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产775亿斤,促使2005年粮价涨幅比上年大幅回落24.8个百分点,CPI涨幅也因此减缓。此后,中央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这成为2005年、2006年CPI连续两年保持在2%以内的重要因素。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CPI虽然每月涨幅均在5%以上,但主要原因是肉类和食油价格涨幅较大,而同期粮食价格相对平稳。如果没有几年来粮食连续增产,没有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去年以来CPI上涨的幅度将会更大,实现中央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的难度将会更大。
粮食价格较低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我国粮食价格长期低迷,导致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种粮动力不足。虽然近几年中央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补贴资金平均到我国庞大的种粮农户和播种面积上,仍然微乎其微。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策实惠。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水稻“双改单”现象,极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了抛荒现象,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而直接的影响。统计数据表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调时期,也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时期,同时是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时期。如1997年与1994年和1995年相比,粮食平均价格分别提高47%和29%,促进了同期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使城乡居民收入比3年内下降39个百分点,1997年最低降至2.47∶1。近几年,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在去年之前没有出现较大上扬,相应地,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007年的3.33∶1。如果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继续保持低水平运行,将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也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不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合理调控粮食价格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基础
粮食价格一头关系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头关系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如何使粮价保持相对合理的水平,统筹兼顾农民与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性问题。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内生和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要有效治理通货膨胀,必须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也应该看到,从保证粮食安全的长远战略考虑,在物价上涨压力趋缓以后,通过宏观调控改变国内粮食价格较低的状况,进而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利益,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保持适当的粮食价格,应同时发挥好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两方面的作用,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粮食期货市场,不断完善价格监测与信息发布体系,切实发挥粮食价格在调节供求关系上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加强粮食战略储备及吞吐调节,完善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强进出口调控与管理,避免粮食价格出现过度波动。
(作者为农业部总经济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