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王小广质疑经济冷热的评判标准 低通胀非不过热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本文摘要】 对于通胀这个衡量经济冷热的“温度计”,国家发改委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昨天公开表示质疑。他表示,通货膨胀这一“温度计”已难以准确测量经济过热程度,而判断的偏差导致“本轮调控政策实施难度加大,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王小广质疑经济冷热评判标准——

对于通胀这个衡量经济冷热的“温度计”,国家发改委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昨天公开表示质疑。他表示,通货膨胀这一“温度计”已难以准确测量经济过热程度,而判断的偏差导致“本轮调控政策实施难度加大,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至此,这位经济学家的潜台词已非常清晰——尽管目前中国是低通胀,但经济确实已经过热。

经济过热未必伴随高通胀

“说经济过热必然发生高通货膨胀,就如同说人生病必然会发烧一样,显然是不当的。”对于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传统标准,王小广显然已失去信任。

目前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主要有两大依据:一是是否出现高通货膨胀,二是是否存在煤电油运紧张。近几年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或者没有持续发生,所以,按照这样传统的评判标准得出的结论显然是中国投资并不过热。

不过,常规的判断逻辑却遭到王小广的质疑。王小广表示,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经济过热中,是可以用通胀水平来度量经济增长的热度的,但现在宏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货膨胀这一“温度计”根本测量不到经济过热的程度。

王小广进一步解释道,经济的长期高增长过程既可能伴随着高通货膨胀,也可能伴随着较低通货膨胀或轻度通货紧缩,这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体制环境等变化造成的“供给增长速度”与“需求增长速度”的相对快慢。

判断偏差致加息政策“难产”

事实上,最令王小广担忧的是,经济热度测量偏差的影响范围已经扩散到宏观调控的具体实践之中。

“判断经济过热或投资过热的标准缺失,造成调控目标不够明确,甚至迷失,直接影响了调控效果。”王小广表示,由于多数人仍用通货膨胀这一指标来测量经济过热,结果不少人否认中国经济过热现象的存在,使调控目标处于“迷茫”状态。

一个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央行的货币政策。王小广表示,加息是防止经济过热,特别是防止货币需求过快增长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央行在加息决策中将升息与通货膨胀水平挂钩,“使得利率调控工具被弱化,加息的政策经常‘难产’”。

王小广最后表示,造成此轮投资过热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存在两个“过度增长”问题——房地产的过度增长和出口的过度增长。“有必要下决心对房地产的发展政策和出口政策进行较大的调整,使经济增长转向主要依靠消费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上。”

 

来源: 北京晨报

相关文章: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当前经济增长偏快但未过热
打出罕见“组合拳” 央行货币政策直指经济过热
中国社科院: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面临新形势
经济过热风险仍未缓解 国家信息中心建议再加息
《瞭望》文章: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姚景源:今年还需防止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
通货膨胀水平还并不很高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
朱宏任:目前数据尚不能得出经济已经过热的结论
国务院部署当前经济七项重点工作 防止经济过热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