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2007年中国经济的六大期盼:希望民生不再多艰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6年,中国这条巨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新跨越。这跨越让国人感受至深,让世界凝神瞩目。2007年,中央提出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本期的《半月谈》从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农村建设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人们对2007年中国经济的期盼。

调控新政篇:宏观调控力促“又好又快”发展

在连续4年加速增长期,宏观调控一直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最近一次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始于2006年4月,因为从年初开始,中国经济一度出现由“偏快”急剧转向“过热”的势头,多个宏观经济指标亮起“红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一直在近30%的高位徘徊,有8个省(市、区)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超过50%;1~4月全国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长78%,贷款总额超出央行全年贷款目标的2/3;全国耕地保有量18.31亿亩,接近18亿亩底线;房价在一些地区屡创新高;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环境容量缩小。

从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做到“快”并不难,实现“好”则不易。按照中央党校教授赵长茂的解读,所谓“好”,就是比较好的效益,比较高的质量,比较协调的结构,比较多的技术含量,比较少的资源消耗,比较低的环境代价,最终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要兼顾多方面目标,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眼全局,通盘考虑,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意义深远,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

然而,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目标正面临两大考验:一是粗放型盲目扩张所造成的能耗、环保压力继续增大,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出现根本性转变的趋势;二是外贸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继续扩大,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我国目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内都处在重化工业增长加快、比重提高的工业化阶段,对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有明显影响。如果体制改革不到位,资源利用和排污控制技术没有重大突破,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制约,我国要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水平,任务艰巨。

近年来,我国外贸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继续扩大,这既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又是“又好又快”发展目标面临的另外一个考验。值得关注的是,持续大额顺差的国际收支牵引着中国外汇储备一路攀升,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相应的人民币投放数量非常巨大,这就与宏观调控产生了矛盾。稳定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需要稳定人民币的投放;而现在,结汇渠道人民币的大量投放,则与这一目标相悖。

在新的一年里,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仍然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发挥宏观调控的效能。专家认为,当前一方面应更有效地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应改变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注重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促进进口。

方式转变篇:中国“经济航母”换一种方式前进

无论是来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来自全球化的外部竞争压力,转变增长方式都对中国这个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具有十分迫切而又意味深远的影响。在过去一年里,转变增长方式无疑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经验,在三次产业比重中,当第二产业比重达到40%左右时,第二产业发展的速度就会回落,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回落。但中国的情形却不同,工业比重在超过40%以后,其比例和经济增长速度并没有降下来,而是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中山大学教授王珺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及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延长了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二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农业所占比例大;三是在工业仍发挥主要推动作用的同时,以大中型城市为载体的服务业也在迅速成长,两个产业形成“双动力”并驾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这有效地防止了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发生的较大回落,为长期较快增长创造了产业条件。

从去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公布万元GDP能耗指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考核。同样,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每新增亿元GDP所新增建设用地等指标,清晰地反映了经济增长的价值取向,反映着增长与环境、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这些指标正带动经济领域的链式效应,正在成为衡量经济活动的新标杆,不断“刷新”着人们的发展观念。

随着单位GDP能耗指标的深入人心,过分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增长,靠一两个大项目推动发展,以消耗资源换取一时增长的旧观念,正在被科学增长、和谐增长的新理念所替代。目前,包括东部地区在内的许多地方,经济发展正在进入重化工阶段,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能耗提高而不是降低。虽然在短期内,这些地方的产业布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能耗指标无疑正成为地方官员和企业采用环保新技术、积极节能降耗的巨大推动力。

农村新貌篇:新农村建设照亮9亿农民心

河南省濮阳县靳赵寨村村民申洪波用8句话概括了这几年农村的巨变:上得起学、治得了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挣得到钱、做得了主、学得到艺、看得到戏。他说,以前农民过的日子只能叫“生存”,现在可以称得上“生活”了,农村发展的希望照亮人心。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中央及各级政府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去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比上年实际执行数增加422亿元。“高含金量”的惠农政策连续出台,让人们看到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力度,表明中国农村正迎来全方位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初步统计,去年,全国有20个省份的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有些省份甚至增长40%以上。专家指出,财政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其实质就是按照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将“三农”发展中属于政府职责的事务逐步纳入各级财政支出范围,努力加强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并向农村倾斜。

2006年,对中国农民来说是个“转折年”。1月1日《农业税条例》的废止,使延续2000多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9亿农民站在了发展新起点上。中国农村改革在历经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两轮改革之后,迈入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新阶段。

2006年末,中国银监会公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其最重要的突破在于两项放开:一是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二是对所有金融机构放开。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有责任、有义务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民生进步篇:民生新举奏响和谐音

民生,不只是一个靓丽的字眼,更是鲜活的实践,百姓真切的体验。2006年,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一项项新举措的出台,一个个“老大难”问题的化解,一张张笑脸的出现,成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生动体现。

“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广西马山县一名初中生写的这句诗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的欣慰。2006年,各地“争先恐后”作出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决定,成为继全面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体现了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

与教育一样,“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民生多艰之叹。2006年,由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推广,许多地方的农民不再“小病拖,大病挨”。在这把“保护伞”下,过去经常出现的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现象明显减少。

2006年,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愿望,在不少贫困家庭得到了实现。在江苏省常州市,低保户冯来福元旦搬进了每月每平方米1元钱的廉租房;在辽沈大地,在政府的帮助下,上百万棚户区居民告别了阴冷潮湿狭窄的“煤棚子”,搬进了他们梦寐已久的新楼房;在重庆,2000多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低保户住进了廉租房;武汉市300户特困家庭经历了乔迁之喜……

除了为无房户、特困户解决住房问题,涉及更广大人群的商品房价格快速攀升的势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针对房地产业投资过热、结构畸形、价格虚高的形势,中央政府屡出调控重拳,体现了政府调整社会利益,保证社会公平,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努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十一五”开局之年,不能不把特别的目光投向就业问题。去年一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得到了扎实的践行。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6年第三季度,全国就超额完成了城镇新增就业全年900万人的目标。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各级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使出的“浑身解数”:为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务院专门于2006年3月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清理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性审批和行政收费,不得以解决城镇劳动力就业为由清退和排斥农民工;各地普遍建立了针对农民工就业的培训、中介和维权服务机构;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少地方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开设专门网站,举办专门的“双选会”。此外,各级政府针对“4050”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不同群体,按照“千方百计”的要求,采取积极措施,广泛开拓就业门路。

检视2006年的民生状况,除了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其前行的足迹还印在社会其他方面。对众多非法生产的小煤窑的强制关闭,凸显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和严重污染问题的治理,体现了对人的生存环境的爱护;对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对流浪者的救助,对城市低保家庭救济标准的提高,彰显了对困难群体的人文关怀……各级政府的施政,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种善政,更多地转移到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内容上。

人们对2007年的民生有理由抱有更多期待: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学杂费,对其中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卫生部承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80%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不低于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各地政府对事关民生的各项工作,也确定了相应的目标。

开放新风篇:开放中国迎来第三轮冲击波

中国人从未像今天这样直面开放。开放是如此触手可及,一名北京市民在沃尔玛超市货架上随手取走一件商品的信息,瞬间就能回传到万里之外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沃尔玛总部的服务器上;而美国芝加哥农产品交易所显示屏上一个微小的数字跳动,就可能影响到中国山东省德州市当地某个麦农的年终收入。

来自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显示,入世5年多来,中国出口迅速增长,翻了两番还多。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中国进口年均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是世界上进口增速最快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入世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13%,其中世贸组织成员之间互惠互利尤为明显。

5年前,曾有国外舆论预言中国经济将在入世浪潮的冲击下走向崩溃;5年过去了,不仅预言没有实现,相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还给中国入世总体表现亮出了“A+”的高分。

入世以来,中国在不断吸引外来投资、大量出口从衬衣到计算机等不同产品的同时,许多像莱芜钢铁集团一样的企业开始尝试积极走出去,在壮大发展自我的同时,也为投资国家和地区带去就业和税收。2006年5月,山东即发集团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的越南工厂正式投入运营,这家年产服装1000万件的企业不仅出口欧美不受配额的限制,而且还能为当地提供约600人的就业岗位。同年,位于浙江温州市的康奈集团与黑龙江东宁吉信工贸集团共同投资20亿元,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投建占地2平方公里的“远东康吉工业园”。从单个企业海外建厂,到多个企业联合在海外建立工业园,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始呈现出由单兵作战到抱团共赢的转变。

2006年10月6日,欧盟决定对中国生产的皮鞋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大部分中国涉案企业被课以期限2年的高达16.5%的重税。目前,多家中国制鞋企业已经联合起来,决定将此案上诉至欧盟法院,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而此前,正是因为这些企业联合起来积极应诉,主动走出国门游说、并与欧盟进口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欧盟贸易委员会才将反倾销措施实施年限由5年降为2年。

从过去反倾销终裁后束手无策、被动接受,到如今联合起来积极应对,有组织、有步骤地按世贸规则维护自身权益,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以平常心态看待花样频出的国际贸易摩擦,在应对贸易摩擦的时机选择、方式方法运用上也日趋娴熟。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国内部分产业也遭到了一些进口产品倾销造成的损害。在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接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后,中国企业逐渐觉醒过来,积极提出申请,合理地运用反倾销等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贸易救济措施维护自身安全。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维权,从熟悉规则到运用规则,中国企业在摩擦中不断充电成长,守规意识越来越强,国际化视野也越来越开阔。它们,终将在搏击第三次开放冲击波中腾空高飞。

不过,频繁发生的国际贸易摩擦也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自主创新之痛。面对这样的难题和形势,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开放中国的不二选择;而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重要路径,更是中国实现创新型国家梦想的重要基石。

协调新策篇:“四大板块”共绘一体化版图

随着促进中部崛起纳入国家战略的视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框架终于在2006年完成“封顶”,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四大板块”正在共谋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和体制的坚冰,朝着市场一体化的和谐中国新格局迈进。<广告>

在完成了最后一个“集团方阵”的排兵布局后,2006年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的大幕已经拉开。在东部继续“领跑”的同时,中央政府加大向内陆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实施西部大开发多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截至2005年底,国家在西部地区相继开工建设了70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投资总额约1万亿元。2006年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方针,西部地区又新开工12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1654亿元。

2007年到来之际,东北老工业基地收到了一份盼望已久的新年大礼。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豁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历史欠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东三省在1997年12月31日前形成的历史欠税予以豁免,这是中国出台的又一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政策措施。专家表示,这项涉及100多亿元的免税政策将促进盘活东三省地区的存量资产,帮助国企轻装上阵,加速改制工作的顺利推进。

各地区和各部门也为扭转“东富西贫、南强北弱”的不均衡局面,谋求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各显神通。商务部推出“万商西进工程”,用3年时间推动万家境外和东部沿海企业到中部地区开展投资、采购和经营协作。交通部门规划到“十一五”末,中部各省与相邻东部地区间将至少建成两条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与相邻西部地区间至少建成一条高速公路通道。

互动、互补、互相促进,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宏图令国人叫好。有网民称:对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视充分表明了决策者深谙“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一被中国历史反复印证的规律;东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差异一日不能弥合,中国就一日不能“崛起”。有专家表示:“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不仅将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也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走上了更乐观的道路。

合纵连横,融会贯通,无论“北上”还是“西进”,都是在走向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强烈冲动下带来的资本与资源的合理化布局,也是全国经济发展要求提升层次、整合资源的必然产物。从中央到地方顺势而为,内联外引,冲破体制壁垒,统筹区域发展。

但是,破冰之旅并非一帆风顺。诸侯经济、地方保护仍大量存在,在内联外引中产业结构雷同,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和竞争对手拼得你死我活,不惜从外地捞取稀缺资源,却对外地产品筑起藩篱。区域发展不平衡,加上行政割裂和政绩考核不科学以及财税体制弊端,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障碍还不少。

区域经济发展贵在协调,贵在一体化资源配置体系下的合理分工。各个地方应该各有侧重,不能你搞一摊,我搞一摊,在同一个水平上竞争是没有出路的。比如汽车生产大家都可以搞,但是应该拉开档次,各有分工,你搞发动机,我搞材料,他搞组装,这样才能形成合力。专家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要从政府职能上根本解决这些市场分割的问题。通过健全全国统一市场,完善区域互动机制,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深化分工合作,中国长期行政分割的地区经济格局方能真正被打破,从而促进经济资源的整合,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最近,中央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这将推动各地区切实摈弃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真正致力于科学发展。“四大板块”在发展重点和路径上应该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对自己在区域内的产业分工角色准确定位,扬长避短,对那些更适合外地发展的产业领域必须割爱,在资源与资本的重新配置中有所“取”必有所“舍”,如此方能实现市场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的“又好又快”发展目标。

来源: 中新社

相关文章:
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低于10% 2008年重新加速
中国经济学家提出中国需要警惕资产泡沫问题
世行经济季报:中国经济继续高增长 预测增9.6% [全文]
刘世锦:今年中国经济高位回调但回调幅度不大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