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退耕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国土资源部近日通报了2003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全国耕地净减少3806.1万亩,耕地面积由2002年年末的18.89亿亩下降到2003年年末的18.51亿亩。生态退耕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2003年度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43.7万亩,灾毁耕地75.6万亩,生态退耕3356.0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497.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6.2万亩。
2003年1至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2%,冶金、有色、化工、机械、纺织、轻工等行业全年投资增长在50%以上,带动建设占地相应增长,使建设占用耕地比上年有所增加。
通报显示,2003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达641.7万亩,比前五年年均高出120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343.7万亩,比上年增加49万亩,增长17%。建设占用耕地增大的主要因素,一是独立工矿(含各类园区)占用耕地167.6万亩,比上年增加45万亩,增长37%,仅山东(32万亩)、江苏(28万亩)、浙江(25万亩)三省合计为85万亩,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二是国家基础设施占地增多,仅公路建设占用耕地就达56.6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增长25%。另外,国务院审批的重点项目占用耕地也有增长,包括三峡库区淹没用地在内共有79万亩,比上年增加40万亩。
通报还显示,2003年度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6.2万亩,补充耕地大于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总体上实现了数量上占补平衡。全国除重庆市、山东省、安徽省、吉林省、西藏自治区5个省(区、市)外,其他26个省(区、市)补充耕地大于建设占用耕地。但建设占优补劣问题明显。全国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中,有灌溉设施的占71%,多数是居民点周边的优质良田。未利用地补充的耕地,质量较差,综合地力明显低于占用的耕地。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只占51%。(夏珺)
全国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有所遏制
5年防治面积5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量9亿吨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目前全国有7000多公里的新建公路、1万多公里的新建铁路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凡是认真实施水保方案的项目,拦渣率均在95%以上,植被恢复系数、扰动土地治理率在90%以上。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近5年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渐增强,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局面正在改变。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90%以上,大型水利水电项目编报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9万个,开发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经费300亿元,防治面积5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量9亿吨。(江夏)
《人民日报》 2004年2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