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国土资源部:去年全国耕地净减少3800余万亩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4 年 02 月 2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生态退耕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国土资源部近日通报了2003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全国耕地净减少3806.1万亩,耕地面积由2002年年末的18.89亿亩下降到2003年年末的18.51亿亩。生态退耕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2003年度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43.7万亩,灾毁耕地75.6万亩,生态退耕3356.0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497.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6.2万亩。

    2003年1至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2%,冶金、有色、化工、机械、纺织、轻工等行业全年投资增长在50%以上,带动建设占地相应增长,使建设占用耕地比上年有所增加。

    通报显示,2003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达641.7万亩,比前五年年均高出120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343.7万亩,比上年增加49万亩,增长17%。建设占用耕地增大的主要因素,一是独立工矿(含各类园区)占用耕地167.6万亩,比上年增加45万亩,增长37%,仅山东(32万亩)、江苏(28万亩)、浙江(25万亩)三省合计为85万亩,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二是国家基础设施占地增多,仅公路建设占用耕地就达56.6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增长25%。另外,国务院审批的重点项目占用耕地也有增长,包括三峡库区淹没用地在内共有79万亩,比上年增加40万亩。

    通报还显示,2003年度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6.2万亩,补充耕地大于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总体上实现了数量上占补平衡。全国除重庆市、山东省、安徽省、吉林省、西藏自治区5个省(区、市)外,其他26个省(区、市)补充耕地大于建设占用耕地。但建设占优补劣问题明显。全国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中,有灌溉设施的占71%,多数是居民点周边的优质良田。未利用地补充的耕地,质量较差,综合地力明显低于占用的耕地。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只占51%。(夏珺)

    全国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有所遏制

    5年防治面积5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量9亿吨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目前全国有7000多公里的新建公路、1万多公里的新建铁路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凡是认真实施水保方案的项目,拦渣率均在95%以上,植被恢复系数、扰动土地治理率在90%以上。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近5年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渐增强,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局面正在改变。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90%以上,大型水利水电项目编报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9万个,开发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经费300亿元,防治面积5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量9亿吨。(江夏)

    

    《人民日报》 2004年2月25日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税收护住万顷良田 全国耕地减少速度降低一倍
土地沙漠化速度惊人 耕地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
我国将通过开发整理土地补充耕地270多万公顷
到2010年我国将通过开发整理土地补充耕地4千多万亩
全国每年100万亩耕地毁于水土流失 损失100亿以上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