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通过开发整理土地补充耕地4110万亩。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孙文盛10月18日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会议上表示,这一规划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到2010年,将通过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2488万亩;新增工矿废弃地得到复垦,历史欠账逐步消化,到2010年,复垦工矿废弃地补充耕地526万亩;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到2010年,通过开发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1096万亩。
孙文盛说,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总体目标是,按照耕地保护的基本要求,在充分考虑补充耕地的资源潜力、投入和区域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不低于同期建设占用、灾害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农用地总量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进一步增强。
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目标的重要途径,现代意义的土地开发整理最近几年才在我国出现。我国现有农田普遍存在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多的现象。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率低,北方农村居民点“空心村”多,南方农村居民点布局零散。此外,全国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有大量废弃土地。据国土资源部测算,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为2.01亿亩。
国土资源部将坚决制止不符合原则的土地开发整理行为
为确保到2010年通过开发整理土地补充耕地4110万亩的目标,今后,任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必须在三个基本原则内审批,即补充耕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孙文盛18日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任何不符合这三个原则的土地开发整理行为都将坚决制止。
孙文盛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等原因将不可避免地减少耕地,在我国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粮食单产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必须稳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土地开发整理要确保粮食安全。另外,通过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土地整理,对工矿生产建设中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破坏的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才能有效改善土地利用状况,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集约化利用程度,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孙文盛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在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能够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粮食主产区,可以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土地开发整理必须要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孙文盛表示,要坚决扭转耕地占补平衡中只重数量平衡、忽视质量平衡、占优补劣的倾向,把补充耕地的质量作为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同时要把改善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姚润丰)
新华网 2003年10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