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姚艺曲 通讯员/卜浩健)“随身带勺子筷子,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有车一族每周抽两到三天坐公车上班,减少尾气排放。” 日前,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彭少麟在2010年科普讲坛上向市民公众提出的倡议,呼吁广大市民大力践行“绿色亚运”,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的生活模式。
彭少麟指出,目前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已超过当前环境的负荷,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融冰、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频发、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大气增温状况尤为明显,现在已经是连续第20个暖冬,广州地区从20世纪后的50年间,平均温度增加了0.6°C,是全球平均增温速率的一倍。
“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了当前重要的任务。”彭少麟认为,在当前条件下,中国要全面实施低碳经济是不可能的,但是公众可以大力倡导低碳生活。他认为,公众首先应该改变对低碳的误区,低碳并不是要降低生活质量,也不是抽象的理论性概念。低碳应该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应该从生活的细致入手,过一种“3R”式的低碳生活:Reduce(减少)、Reuse(重复)、Recycle(回收)。彭少麟举例说,在减少方面,如果有车一族每周少开车一天,每辆车每年可减排516千克的二氧化碳;一个家庭如果能够将洗衣服的水用来冲洗厕所,将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每个家庭每年节省的水源也将达数百吨;而如果能将垃圾分类,重复利用,能节约的资源也非常可观。例如,每回收一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再生纸,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