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传到中国是1905年,而且是从中国国粹京剧开始的。1948年梅兰芳先生的《生死恨》,费穆导演,属于早期的彩色电影。所以说,我们国家的电影从黑白片起步,到彩色都是由京剧迈出的头一步。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当时在老北京,放国产片的电影院有不少,包括新新大戏院,就是后来的首都电影院,现在隆福寺的工人俱乐部,蟾宫影院,还有灯市东口的大都会,东单头条也有一个演国产片的,叫大都市,另外就是西单购物中心旁边,堂子胡同里的仙宫影院。西四的红楼当时位置在西边小楼上,现在是茶社。大栅栏门框胡同南口的同乐,这些地方都演国产故事片。国产片分头轮、二轮,现在没有这种叫法了,改叫首映,复映,比较文了,过去叫头轮片,二轮片。剩下的那些片片段段就归天桥或者西单商场了。
专门上映外文原版片的影院,老北京也有几个。第一个我们知道,大观楼是不演国产片的,我在那里曾经看过《出水芙蓉》,开始时宣传得不得了,结果我看也没什么,当初老北京人管彩色片叫五彩片。
另外还有中央影院,当初在北新华街的北口;儿童剧院,在东华门大街;东单北大街路东的大华影院等。我那时住在绒线胡同西口路南,曾经有一个日本人办的电影院叫国泰,后来又改叫中天,在那里我看过一部到现在还糊涂的电影,就是日本人演的《水浒传》,记得李逵拿炸弹救宋江,劫法场,其余都看不懂,演员说话也听不懂,里面还唱日本歌。
专门上映默片,也就是无声片的,西单商场有个大通影院。天桥也有个地方放映,只是设备差点,工作人员得拿手摇。我还在宣武门外江西会馆,后来成了长城风雨衣公司,现在是投资银行,看过一部默片,挺有意思。
老北京的庙会也能放电影,当然是露天的电影。抗战胜利前后,箭楼的后边有个固定的露天影院,后来是曲艺社。老百姓管露天电影叫做露天演,也叫“雨来散”,就是一下雨人都跑了,但明天雨停了,电影还可以看。
那时电影经常会循环上映,一部片子演完了,休息五六分钟,观众可以进来看,演着半截也可以进来,当然也可以走,这叫做循环开演。我上小学的时候曾经一部影片看了半天,看一遍还想看,半截进去,电影演个不停,里面人来人往,座位随便坐,随便出去,秩序当然没法讲了。
放露天电影有一大特色,包括默片,它是向着老北京的平民阶层开放,不是贫民。我置身于这个行列里面,有些积攒的钱能买票看电影,攒下的钱主要是奶奶和母亲给的早点钱,都是几分钱几分钱攒起来的,攒到一块儿花。现在回忆起来,从1937年开始一直到1952年,以后就不怎么花钱了,都是单位组织看电影,两毛五一张。在这段时间里面,我粗粗统计了一下,我看过的电影大概有七八十部甚至更多一点。
1943年在中央影院,就是现在的音乐厅,看头版的《金刚》,电影场面很吸引人,可坐那儿也很害怕,一些镜头非常吓人。一个女人在床上正睡着,一只大手伸过来把床一拉,拉过来把那女的腰攥住,这个镜头给我印象非常深。还有,一个人站在楼顶上,飞机打他,他一扒拉飞机就掉了,看得人心脏嗵嗵直跳,后来才明白这是特技。不过现在,电影高科技用得太过了。过去有很多电影不是这样,很平和,包括武侠片中的打斗,也就是这边一把剑,那边一把剑,两把剑打得冒火星,好人把坏人打败了,仅此而已。老电影中爬城墙的镜头也特刺激,后来我才知道,工作人员把布景铺在地上,演员趴在地上爬,现在想起来,当时可真蒙人啊!当时有一个创作团队,人称“万氏兄弟”,被尊为中国动画片之父,他们拍的《孙悟空三盗芭蕉扇》,韩兰根配孙悟空,这部电影就用了很多特技。总之,老北京时期的电影给我少年时代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