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8日电横扫全球的《阿凡达》,在成为历史上票房最高电影的同时,也留给中国电影人一个疑问:何时,中国的大片才能让别国的名山“改名换姓”?
这两天沸反盈天的“张家界一山峰改名哈利路亚山”事件,有望在当地官员“未改名”的澄清之后,逐渐得到平息。尽管“改名”只是当地营销的手段,最终事实上“没改名”,但好莱坞大片借鉴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最后又反过来通过电影产品影响“原型”所在国,其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然值得中国电影人深思。
刚刚推出《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中国,又该如何应对新技术条件下好莱坞大片的冲击?
2009年,辉煌数字背后难掩尴尬
据统计,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电影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09全年票房预计达62亿,同比上涨42%,成为全球电影票房增长最快的国家;全国新建影院数突破110家,新银幕数突破600张,平均每天就有1.64块银幕诞生;华谊兄弟成功登陆创业板,开启了国内影视娱乐公司上市的先河……
“2009年中国电影的成绩证明,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对2009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总结说。
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在过去一年快速发展,但同时矛盾与问题也相伴而生。问题主要体现在“创作上题材重复、类型单一、手法单调”,“电影市场的竞争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行业内部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挤压和过度炒作行为”等。
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大量拍出来的电影没能进入电影院与观众见面。2009年,能够进入电影院上映的国产片只有83部;2008年,406部国产片中上映的也只有80部左右,这一现象已经持续多年。
有评论指出,一方面,大量小成本制作的,甚至不乏艺术性、思想性较高的影片被淹没在众多不曾谋面的影片中,潜伏的创作者只有被动等待某个投资人慧眼识才方有出头之日。另一方面,诸多的电影院里充斥着千篇一律的所谓大片,导演为投市场所好,也只有拍摄古装片、搞笑片等时下主流商业电影,观众很难看到其它类型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