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项体现了文化多元性
今后多与周边国家合作
记者:这次获得通过的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什么特点?
张庆善:一是对世界文化有较大的影响。如安徽宣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养蚕及制丝工艺、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工艺等。二是,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尤其是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了充分的关注。这次有藏剧、新疆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贵州侗族大歌、中国朝鲜族农民舞、甘肃花儿等民族艺术形式,此外,妈祖祭祀仪式的入选也是众望所归。
记者: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端午节的入选。
张庆善:端午节的世界影响很大。在海外,华人聚集的地方也会欢庆龙舟节。所以我们就委托了湖北牵头,协调湖南与江苏共同来申报。而且,我们的端午节与韩国上次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完全是两码事,我们有我们的典型传统习俗。
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鼓励联合申报。我们这次入选的好像都是单独申报。
张庆善:文化是有辐射性的。鼓励联合申报,是为了共享资源,更完整地进行保护。比如以前的长调我们就是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中国的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与影响一直都很明显,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相关调研,今后会与周边国家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预备清单上还有1000多项
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
记者: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有预备清单,“非遗”的申报呢?
张庆善:也有清单。我国已有1028项国家级名录项目,这就是今后申报“非遗”名录的预备清单。
记者: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对“非遗”的提名数量表示关注。今后,我们是否不太可能一次通过太多项目?
张庆善:我们的每一次申报都是按照联合国的程序按部就班严格执行的。至于今后是否会有数量要求,还不清楚。我们申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不会单纯追求数量多少。
记者:成功进入名录之后,相关的保护工作如何进行?也有类似的退出机制吗?
张庆善:如同世界文化遗产一样,加入名录只是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何保护还在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
和世界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遗”的许多内容与百姓密切相关。除了确实无法融入当代社会的一些“非遗”内容,因此我们正在积极探索“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比如中国的剪纸,其基本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化,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却以艺术品的形式进入了审美与收藏的行列,这就是生产性的保护。再比如唐卡,本来是宗教寺庙的用品,现在也成了许多人的收藏品,在青海热贡早已成为一种产业。这种活态的保护更有生命力。人民网杨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