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西媒刻意歪曲7-5事件全记录/组图 目击者讲述民警击毙暴徒经过 -美国承认国会资助热比娅 中方表示坚决反对 土耳其放纵反华游行 -俄本地商贩担心竞争不愿让华商入驻市场 华商频遭压榨 中方交涉 -我军舰解救2艘遭海盗袭击外国商船 鑫诺三号未受攻击 故障排除 -中国签6份贷款换石油协议 总额460亿美元 进口澳洲褐煤制造肥料 -各地房价大幅攀升 房企大开庆功宴 京15家捂盘开发商被约谈告诫 -创业板开户15日起办理 首批企业最早10月底挂牌 券商称今难开户 -外交部:力拓案不影响中外企业合作 答问 审查风暴或席卷钢铁业 -四川 重庆暴雨成灾 南海又将生热带气旋 专家解析近期极端天气 -央行: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超2.1万亿美元 如何保值是一大难题
首页>>文化发展
季羡林眼里真正国学是什么? 一国固有之学术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7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大师眼里真正的国学是什么?

季羡林著的《谈国学》、《季羡林说国学》让我们从中了解了他对“大国学”概念的阐释。

季羡林曾说,中国文化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五十六个民族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我们现在的国学研究还很粗糙,很多应该包括的内容还没有挖掘出来。

面对近年来的“国学热”,季羡林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并亲自拟定内容选取文章以探讨国学之精。即便如此,季羡林并不愿意被冠以“国学大师”的称号,他曾自谦说,“我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国学是什么?在当下那么多人争抢做“大师”时,季羡林放弃“国学大师”的称号,他是自谦还是有所期待,他眼里的国学是怎么定义的?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很难想象,世界上如果缺少了中华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国学就是一国固有之学术

旧版《辞源》上说: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话虽简短朴实,然而却说到了点子上。七八十年以来,这个名词已为大家所接受。

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此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

现在我们不是都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特色最容易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我姑且称之为“软件”,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经营、管理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些东西也是能够交流的,所谓“固有”并不排除交流,这个道理属于常识范围。以上这些学问基本上都保留在我们所说的“国学”中。其中有不少的东西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华智慧的结晶,直至今日,不但对中国人发挥影响,它的光辉也照到了国外去。

最近听一位国家教委的领导说,他在新德里时亲耳听到印度总统引用中国《管子》关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话。在巴基斯坦他也听到巴基斯坦总理引用中国古书中的话。足征中华智慧已深入世界人民之心。这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的。所有这一些中国智慧都明白无误地表露了中国的特色。它产生于中国的过去,却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今天,连将来也会受到影响。事实已经证明,连外国入都会承认这一点的。国学的作用还不就到此为止,它还能激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

来源: 辽沈晚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季羡林之子透露父亲安葬方案:骨灰可能安葬三处
胡锦涛 江泽民 温家宝等向季羡林敬献花圈
季羡林遗产是天文数字 未留遗嘱如何处理存疑
追忆任继愈季羡林:任老"三不主义" 季老如慈父
学术泰斗季羡林、任继愈相继辞世 灵堂接受公众吊唁[组图]
季羡林任继愈双星陨落震动学界 谁来继承衣钵?
任继愈 季羡林学术泰斗辞世 让大师的智慧照亮未来
季羡林北大灵堂今起接受师生和社会公众吊唁 弥留之际未留遗言
季羡林先生惦念弘扬国学 弥留之际未留遗言(图)
季羡林北大灵堂今起接受师生和社会公众吊唁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因病去世 享年98岁 生平 图集 任继愈逝世
季羡林生平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9时因病去世 享年98岁(图)
图集:国学大师季羡林生活点滴
图片新闻:
新农合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农民住院可报销一半
家电下乡销售达208亿元 35部门将联手打“李鬼”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