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许多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但文化产业却逆势而上,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抹亮色。如何抓住机遇,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保障低收入人群的文化权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文化部负责人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曾表示,很多低收入群众文化消费愿望很高,可是缺乏现实的支付条件。文化部正在积极研究探索是否能通过对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地区群众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方式,来满足他们文化消费的愿望,提高他们的支付能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不少地方已经行动起来。据了解,日前,上海演出行业首次推出了10万张“文化消费券”,范围限定为高雅音乐市场;杭州市发放的市民消费券,已有25万多张用于购书、看电影等文化消费,总额超过500万元;长沙也计划在近期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举办“万名市民进歌厅活动月”……
形形色色的文化消费券,成效究竟如何?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上海、杭州两地。
上海:10万张“消费券”累计抵用530万元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近日宣布,持2009年度所有场次的东方市民音乐会票根或票券,在3月21日至6月30日期间,至东艺售票处购买东艺主办并在售的46台54场演出时,可等额抵用。东方艺术中心由此成为沪上演出行业中首家推出“文化消费券”的企业。
推出“文化消费券”的第一天,上海市民张女士就用全家3张面额80元的市民音乐会票根,换购了一张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880元的门票,只支付了640元,相当于打了七折。
据统计,由旧门票“变身”而来的“文化消费券”将达10万张,累计抵用金额约530万元。可抵用范围几乎囊括今年东艺所有重头演出和颇受欢迎的系列演出,覆盖近10种门类。其中包括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六把大提琴”、匹兹堡交响乐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等世界顶级乐团专场音乐会;也有爱尔兰踢踏舞、国际近台魔术、名家名剧月等演出;还包括“未来大师”独奏重奏系列、“东方魅力”民乐系列和“经典夜上海”爵士演出等系列演出。
东艺总经理林宏鸣表示,“推出文化消费券并非盲目促销,而是希望争取和引导更多观众亲近高雅文化,扩大文化需求。”为何选择票根或票券等额抵扣的方式?林宏鸣解释说,此举意在让消费券顺利直达目标群体——喜爱高雅音乐、有潜在艺术需求的观众。
截至目前,已有近300人使用了这种特殊的“消费券”。据测算,如果价值530万元的消费券全部抵用,将占到东艺全年演出收入的15%左右,这对于全年演出经营基本维持平衡的东艺,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