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共产党章程》 秘书处负责人答问 历次制定及修正简况 -沪指反弹报收于5589点 受CPI影响蒸发过万亿 大盘短期震荡难免 -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8.9% 房地产富豪去年财富翻两番 -"嫦娥一号"上搭载的首个仪器开始工作 18时左右进行第二次变轨 -教育部批准设立91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08年考研资讯大全 -7.4810!人民币升值五连阳 国税总局:股票转让所得不征收个税 -国企海外投资:工行408亿收购非洲最大银行 中石油发行价16.70元 -联合国环境报告:08奥运符合绿色标准 沙尘暴将从源头得到根治 -200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495万 144万待业 到基层就业人数增加 -中国拟建第三亚欧大陆桥 以云南为枢纽
《红楼梦》有230个版本 四大名著重复出版惊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资料图:由北京奥组委授权发行的《四大名著》丝娟奥运纪念卡当日在江苏无锡亮相。 中新社发 张立伟 摄

每年200亿元重版古籍库存化为纸浆,《红楼梦》的版本多达230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版本也接近这个数字,如果这组数据不是来自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很难令人相信它的真实性。而据前不久《法制晚报》记者的调查,北京的几大书店和图书批发市场,图书重复出版现象非常严重,全国每年500亿元的图书库存,有八成以上来自重复出版和炒冷饭,其中古籍占到了近四成。

包括四大古典名著在内的古籍,在纸张浪费方面所做的贡献“功不可没”。四大名著每部高达200个左右的版本,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名著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会有增补遗漏、旁白注释,出现数种版本是可以理解的。为了便于人们学习和研读,有关部门和学者也花费了大量精力,推出了公认的最为权威的版本,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上下两册的《红楼梦》,以庚辰本为底本,就是市面上公认的最好版本。有了这个版本,还需要再出版数量繁多、打着各种版本旗号的《红楼梦》吗?版本的众多,除了给红学家增加一些喋喋不休无关紧要的争论之外,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既然没有意义,为何还有如此多的出版社义无反顾地加入重复出版的“大军”,消耗资源制造纸浆?还是利益使然。四大古典名著在中国人人皆知,是每个人阅读经历中的必读品,同时也是书市上的长销书。据悉,某大出版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就依靠出版四大名著来给职工发工资。由此可见,名著以及在知识分子中颇受欢迎的其他古籍带来的利润有多大。在作家版税日益增加,印刷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出版古籍更是因其“拿来主义”和低廉成本,才导致了诸多出版社争抢的局面。古籍出版有过一段辉煌的好日子,在国内经济刚发展起来的阶段,手里刚有了闲钱的人们,出于虚荣心理或实用目的,曾热衷于购买成套古籍用于阅读和装点门面,当年用古籍送礼是一种时髦,暴发户用古籍填充书架还被认为是社会庸俗现象之一,但无论如何,出版社还是从中大有受益。

如今,国内每年出版图书近22万种,和国外出版社的合作,也使得数量庞大的最新畅销书能在第一时间进入国内。读者选择的余地大了,名著也开始受到冷落,而大量通俗的历史读物又开始批量出版,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讲《论语》心得,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等等,使得阅读通俗历史书成为时尚和潮流。

在图书出版越来越多地玩概念的时候,充斥在畅销书书架上的有一些是被炒作出来的垃圾,而真正优秀的图书却藏在深闺无人知。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了书业面临的一些问题:在品种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销售册数却不断下降、库存居高不下、利润率普遍下降。传统出版市场必将萎缩几乎成为从业人员的共识。重复出版虽不至于毁掉传统出版业,但起码是加剧其萎缩速度的诱因之一。目前,重复出版的恶性循环已经引起了一些出版社的注意,但每天仍有大量的重复出版物在印刷,着实令人担忧。(作者:韩浩月 )

来源: 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四大名著向动漫产业“挺进”
立足文化扎根传统 "红楼梦中人"再掀国学热
第一部中国高校境外生教育体系研究著作出版
图片新闻:
嫦娥一号火箭残骸坠落在预定范围 落于村民房屋中梁 无人受伤
中国首位探月使者"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创航天史上7项第一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考研资讯大全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
· 2007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