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文明,也孕育了中国早期的商人、商业和商文化。历史上豫商的代表人物,当数富过12代、经历了400多年辉煌的康百万家族。到清代中期,康氏家族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慈禧太后亲封之为“康百万”,民间称之为“活财神”。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康氏家族为什么能兴盛12代400多年呢?
政界人士说,康百万致富的原因首先是思想解放,善抓机遇。康百万毅然突破“士不经商”的思想桎梏,突破几千年来“抑商”、“轻商”的官方政策和“无商不奸”的民间议论,大胆经商,把生意从洛河做向黄河,从河南做到山东、陕西。
商界人士说,康百万赚钱的关键是诚信经营,勤俭持家。为保证与清军签定的供棉合同按时兑现,摆脱地痞恶霸的纠缠敲诈,康百万出人意料地大火焚毁了滞留在泾河船上的数万斤棉花,又从远在千里、且逆水行船的河南、山东一带高价购买棉花,保证了合同履行。而生活中的康百万却非常勤俭。
经济学家说,康百万致富的秘诀是多种经营、制度取胜。康家认为金银财宝都属“浮财”,容易一朝散尽,因此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形成农官商一体。他们打破任人唯亲的家族企业管理传统,从社会挑选各类经营人才,聘任为“相公”,按贡献大小,提拔为“小相公、大相公、老相公”,连自己的儿子想当“相公”、“掌柜”,也不例外。
教育学家说,康百万致富的秘诀是重视教育,与人为善。“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这些匾额楹联时时刻刻都在告诫康家后代要把读书、行善、谨慎作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
那么,康百万与盛极一时的晋商、徽商有什么异同呢?
首先,从地理条件看,康百万和晋商、徽商所处的环境非常相似。康百万所在的巩义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平地很少。晋商居住在山陕高原,干旱少雨,风沙弥漫。徽商主要居住在徽州六县,群山环绕,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农耕,但交通便利,适宜商业发展。
同时,在经营手段、生活方式和文化渊源上存在差别:晋商早期多是拉驼队、走西口,赚钱后经营“票号”。徽商早期靠经营茶叶,运输靠舟楫。发财后经营钱庄,与官府交往甚密,成为“红顶商人”。
豫商处于中原腹地,崇拜河洛文化,深悟物极必反之理,因此把“留余”思想作为经商治家的最高原则。像康百万家族靠供应军需“尽忠发财”,靠赈灾济贫“行善得官”,可谓名利双收。
明清时期的康百万,在特定历史时期走出了一条豫商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