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在前门大街附近居民的眼中,大栅栏对过的“全聚德”似乎总是给外国人开“专场”。头天见到外国友人来访的照片,第二天兴许就能在“全聚德”的食客中对上号。附近几条胡同的孩子们吃过晚饭,总有人大呼一声:“噢,上全聚德看大鼻子去喽!”众人便山呼尾随而去。
全聚德前豪车拥簇,亮闪闪转门开处,隐隐透出里面七彩的杯盘灯盏,勾起孩子们的万丈饕餮豪情。北京烤鸭遂成为老北京们可欲而不得的虚幻美食。
60年代末,全聚德曾经作为餐饮行业的“高级特味户”,不收食客的粮票。为此,每天黎明时分门口便会排起长队,甚至还出现了倒卖号牌、帮人排队的“投机倒把分子”。后来,索性还是收开了粮票,食客立马锐减。全聚德还曾经卖过5元钱一份的盒饭,意在让北京的寻常百姓也尝尝鸭鲜,但吃客寥寥。如今,北京烤鸭早已成了寻常百姓家的盘中常物,外地人也可以随便买个“保鲜装”拿回千里之外的老家用微波炉热着吃,真是烤鸭依旧,换了人间。
■布衣素食年代的老正兴的“小笼蒸肉”
上海迁京老正兴的“小笼蒸肉”,曾经勾引过前门一带人的馋虫。60年代,老正兴做“小笼蒸肉”的操作间,只有一块玻璃与前门大街相隔,隔着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终日雾气蒸腾的“小笼蒸肉”。铁锅滚水,上铺一块铁片,片上有数个孔洞,每一洞上叠罗着十几屉巴掌大的蒸笼,糯米蒸肉的香气透窗而出。引得不少腹中空的人,在玻璃窗前久站。在那个布衣素食的年代,可欲而不可得肉者多矣,那喷喷香的小笼蒸肉曾是好多北京人心中的“满汉全席”。
前门大街的店铺,大多与名人有很多历史瓜葛,久而久之,成为卖点。据说,上海老正兴菜馆的迁京是源于周总理的“撮合”。据说,1955年,周总理和陈云副总理在陈毅市长陪同下,来到上海东号老正兴就餐,在品尝了“青鱼下巴甩水”和“青鱼秃肺”以后,连连称赞,临走时,周总理同服务员一一握手,并说:“老正兴的菜确实好,要好好地保持这个风味。”
回到北京后不久,周总理建议北京市的领导说:“北京能不能也搞个老正兴菜馆?”于是,1956年经北京和上海两市领导协商,将位于上海西藏路以东,四马路的老正兴迁址到北京前门大街。
同为餐饮业老字号的都一处烧卖馆,也是北京有名的百年老店之一。坐落在繁华的前门大街36号,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都一处”店名相传为乾隆皇帝所起。
相传乾隆十七年大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从通州微服私访回京途经前门,所有的店铺都已关门,只有“王记酒铺”仍在营业,便进店用膳,由于路途劳顿,酒菜口口入味,甚兴。回宫后亲笔题写了“都一处”店名,将其刻在匾上,几天后派人送来。从此“都一处”代替了“王记酒铺”,生意十分红火。“都一处”后来又经历了多次装修翻建,1964年扩建后的新楼为两层,营业面积达170平方米。同年秋天,郭沫若到店观赏乾隆御赐的虎头匾后又为“都一处”写了新匾。
因名人而得名,因名人题字而得名的店铺在前门大街比比皆是,出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不为人知,譬如严嵩题写“六必居”的故事脍炙人口,但吴佩孚题写“盛锡福”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说到这儿卖个关子,有兴趣,您去前门大街看看牌匾,里面学问深了,哪块都不白给。
■“大人玩着没意思,小孩子见了打都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