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2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是否会给谷歌在华运营新牌照?”在谷歌原有运营牌照过期的第一天(7月1日),这个问题成了西方舆论充满兴趣的一个悬念。而当事双方昨天的沉默令CNN感叹“谷歌与中国之间的长篇小说变成了一场等待的游戏”。由于谷歌副总裁德拉蒙德此前宣称失去牌照意味着谷歌在华陷入一片黑暗,多数西方媒体认为,“谷歌已置身黑暗的边缘”。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舆论此次为谷歌叫好的阵仗和声势比几个月前小了很多,抱怨谷歌“向中国投降”的声音倒变得浑厚。有媒体甚至嘲笑谷歌仍在搜索,但搜的是“如何与中国休战”。中国互联网上也有人指责谷歌“在中国政府面前服软,在世界公众面前嘴硬”,是典型的“两面派”。中国互联网技术专家陈宝国说,谷歌的尴尬在于它各方都想讨好,忘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此次谷歌牌照风波被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形容为“谷歌和北京的新较量”。多家西方媒体报道说,与今年1月“谷歌威胁退出中国”及3月“将部分搜索业务转至香港”相同,此次风波也是由谷歌副总裁德拉蒙德以发表博文的方式捅出的。不过,与前两次相比,西方媒体在此次较量中为谷歌叫好的阵仗和声势似乎小了很多。
1日下午,当《环球时报》记者赶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的谷歌中国总部时,既没有看到前两次风波时大批西方记者蜂拥而至的场景,也没有看到有谷歌支持者在该公司门前献花或留言。大厦外围负责停车管理的工作人员说,这几天平静得很,没什么人来。
CNN说,与今年1月谷歌刚发出威胁引发的强烈震动相比,此次牌照风波在中国网民中引发的震动相当虚弱。文章说,不同主要是在心理层面上,1月的风波刺激了人们的担心,而谷歌此次停止自动跳转转而手动跳转更多只是在技术上实现对中国的一种妥协。CNN说,谷歌现在依然在搜索,但搜的是如何与中国休战。
过去两天,从俄罗斯到韩国再到日本,世界媒体都在议论“谷歌向中国妥协”,而西方媒体则更愿意用“向中国磕头”、“对北京鞠躬”这样耸动的语言批评谷歌的软弱。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文章说,首次在网上向中国政府发难时,谷歌对互联网审查制度作了严厉而高傲的诘责,德拉蒙德发表的声明全文765个字。两个月后,谷歌发表了第二个相关声明,篇幅缩短到510字,语气也和缓了许多。“至于昨晚发表的第三篇文章就更短了,只有368字,而语气竟十分恭顺。照这样下去,有一天谷歌就会在推特上用若干个笑脸符来发布其彻底退出中国的消息”。
也有西方媒体赞赏谷歌。加拿大《国家邮报》说,谷歌在与中国的公关战中展现出“创造性思维”,凭借停止自动跳转的做法,谷歌既能对中国政府表示它在努力遵守审查制度,也能对外界宣称它没有屈从于中国的审查。(●本报驻加、德、日记者 陶短房 青木 孙秀萍●本报记者 张思杨 谭福榕●陈一 柳玉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