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 资料图片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家预算由国务院编制,提请全国人大审查批准;预算批准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共同努力,确保取之于民的钱用之于民、用出效益。——题记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周婷玉、邹声文、张宗堂)对一个家庭来说,全家的收支情况是一件大事;对一个国家来说,国家的“收支预算”举国关注。
根据预算报告,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74030亿元,支出84530亿元。对于关系如此巨额资金的“国家账本”,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如何依法审查监督的?近年采取了哪些“硬”措施?怎么对待社会各界对人大预算监督的期待?今后又如何进一步强化预算监督?带着这些百姓极为关心的话题,新华社记者在大会期间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进行了近2个小时的对话……
“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严把“关口”
记者:全国人大对预算审查的全过程是怎样进行的?每个阶段有什么侧重点?
高强:全国人大对预算的审查,分为前期准备、初步审查和大会审查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是预算工委的重点工作,主要是在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进入法定审查程序之前,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了解社会民众对预算安排的期望,听取部分国务院有关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通报,听取财政部关于国家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情况的通报,就预算报告起草和预算草案编制交换意见、提出建议,并提出预算分析报告,为人大审查预算做准备。这一阶段工作从去年11月初开始,到今年1月底结束。
初步审查阶段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召开全体会议,听取财政部关于预算执行和预算安排初步方案的汇报,听取预算工委的预算分析报告,在财经委委员审议的基础上,提出预算审查意见。财政部据此对预算报告和预算安排初步方案做出修改。这一阶段为期一个月。
大会审查阶段是在全国人代会召开期间,各代表团和人大代表对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进行审议,提出意见。财经委根据审议意见,对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再次进行审查,并向大会主席团提出预算审查结果报告,经主席团审议通过后,形成预算决议草案提请大会表决。
人大审查预算的重点是:预算安排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否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预算执行是否符合人大预算决议的要求;预算收入和支出是否完整;为完成预算提出的政策措施是否可行等。
“关口前移”——盯预算从年头盯到年尾
记者:全国人大对预算的审查主要是大会期间的一段时间吗?够用吗?
高强:全国人大对预算实施有效审查,仅靠进入法定程序后的时间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机构的服务功能和作用。我们提出对预算审查要“关口前移”。在进入法定程序审查前,我们就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交流沟通,从年头盯到年尾。这就是“功夫在诗外”。
以今年为例,在预算报告进入程序审查前,财政部就向预算工委通报了两次,向人大财经委汇报了两次。
为了增强预算审查监督的实效,2009年,预算工委与财政部建立了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协调沟通机制,就预算执行、财税预算立法、预算编制等问题加强沟通。仅我参加的部级层面的沟通一年就有10多次,司局级间的沟通更多。2009年几乎每月都要和财政部门就预算执行情况交换意见,做到了审查监督的经常性。
比如,去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入出现大幅下降,给完成预算带来很大威胁。我们发现问题后及时与财政部沟通,建议他们既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又要加强收入征缴,确保应收尽收。经过各级财税部门的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了预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