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城市城市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录

2012年10月11日15:4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科学发展 中小城市 研究成果 评价体系 农业现代化 热点难点 第九届 经济发展委员会 东北亚 梅地亚

三、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没什么问题。但我要说,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应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规律,永远不会改变。但是以农业为基础,这是方针,这是政策,具有阶段性,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第二是农业不具有社会物质财富的代替积累功能,农产品是有机物,不能长期储存,不能实现物质财富的代替存款。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弹力小,供给不足要挨饿,供给过胜也是浪费。所以一个社会搞饭吃的人越多,这个社会的物质财富的代替积累能力越弱,这个社会越穷。第三是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可以扩大需求,但是我们的农产品大规模的进出口不是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而且我们要支付极高的成本。第四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就是用现代技术装备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充分发挥农业对社会食品和工业原料供给的功能和生态环境的保障功能。农业现代化要依赖于工业化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城市化提供的市场支撑,农业现代化要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相适应,超前发展无益,也没有可能。所以,我们提出变藏粮于民为藏粮于地,也就成为一个时期的可以的选向。

四、我们推进“三化”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刚才郑主任也就这个问题做了演讲,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速快速下滑,出乎意料。我们可以归结有很多原因,但是在我看来,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国内部持续的宏观调控与美国的金融危机和欧盟债务危机影响发生了共振效应,实际上我国多年来持续以防过热、防通胀、防过剩、防投资率过高为宏观调控主导方向,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的战略要求并不相一致,它不仅削弱了我国应有的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同时也压缩了我们内部自我调整的空间。

尽管如此,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面还没有改变,我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没有过去。它的基本依据就是我们强大的国内的内部需求,这里的内部需求,一是13亿人口的生活消费需求,二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投资需求。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二者是互补互促,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涨的关系。生活消费水平的升级,离不开必备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其他物质基础,学校、医院、幼儿园、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的建设投资,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住房投资、旧城改造投资,这都是我们提升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与过热没有关系。同样,我们生产最终消费品的制造用的投资和服务业设施建设的投资,这也是我们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的一个物质保障,我们现在缺,而不是过剩。所以,我们的外部顺差是暂时的借给外国人的消费,我们今天的投资是为了明天更好的消费。我国的国有资产投资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速,或是占GDP的一个较高的比例,具有阶段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中国的发展,现在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大概是30万亿,其中20万亿投资于我们的城市,我国城市建筑面积每年扩大近2000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每年投资就需要3-4万亿。再看看“十二五”期间,我估计我们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150万亿,这是最大的国内内需,也是我们转变增长方式的主阵地。同样,2011年中国城市一手房的销售额是6万亿,二手房的交易额是3万亿,加起来是9万亿。“十二五”期间,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将达到35万亿之多,房地产是扩大内需,以改善民生的第一结合点。我们要调整思路,深化改革,理顺我们的价格体系和社会分配体系。

我国的经济的前景是一片光明,我一直是乐观派。谢谢。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