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发布会暨城市民生高层论坛

2011年08月03日17:1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城市 发展 报告 发布会 城市民生 高层论坛

潘家华: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的朋友,首先我们应该感谢谢司长在第一时段主持了非常完美的发布会,在座有很多专家、学者、媒体的朋友也有很多讨论的问题,根据日程安排,下面先请几位特邀嘉宾就民生问题谈谈他们的高见,然后大家一起讨论问题。首先有请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教授演讲。

2011-08-03 14:37:04

陈淮: 谢谢大家。今天祝贺《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发布,并且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从民生的视角展开问题,对中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感到欣慰。

2011-08-03 14:39:17

陈淮: “十二五”期间以及今后长期的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就取决于我们在今后同时期城市感到的发展规模、数量、质量,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我们希望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农问题,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根本解决于中国城市的发展。从05年开始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改革合作化、以及联产责任制等,不是着重把农民留在农村,把更多的城市资源提供给农村,向农村服务,而是让农民工进城,向城镇化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特点。第三层意思,今后十到二十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首先不完全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是表现为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最主要的体现之一是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中国有多少人,枪炮子弹不重要,有航空母舰才重要,我们有这样高质量的竞争体。在十到二十年的科技技术发展,最新科学成就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发展上,不论是城市固定资产,城市运营管理还是城市内在经济成份、结构,我认为我们对城市发展的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刚刚开始,中国是一个对城市发展建设规律认识很少的,我们是一个几千年让多数人住乡下的民族,是一个从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体,中国的“城”和“市”两个字,本来就是互相排斥的,作为贵族聚集地,作为军事要塞,作为城堡,作为政权,“城”是绝对排斥市场流通、分工以及近现代工商业的,这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这正是我们今天的研究艰巨之所在,在今后的城市发展研究上,现有关注民生、聚焦民生的问题上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和加强:

2011-08-03 14:41:30

陈淮: 一,城市结构。根本的解决农民工进城,根本的解决大多数老百姓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处,根本解决保障问题,立足于更多人住在城里。而更多人住在城里,简单说东部、西部、中部城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前30年、20年、10年发展的经验,目前大中小城市结构严重失衡,是我们面对农民工进城、民生问题、房价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不能够在未来10—20年在二三线城市、中小城市发展上有大的突破,仍然依靠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沿海特大城市来满足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我们永远不可能解决大家希望的房价问题和农民工的福利化、均等化问题,沿海各大城市已经是人口过渡承载了,我们又要让更多人住城里,又要控制房价,城市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

二,城市质量问题。无论是大家所说的去年和今年到城市中看海的问题,还是我们在城市危机管理中遇到的各项挑战,以及民生问题、潜在的贫民窟、城中村问题,其实都是城市发展集约不高的重要表现,上海、北京开了世博会、奥运会,城市外观毫不逊色的可以和巴黎、纽约、伦敦相比较,但是基础设施无一例外地都在危机,在临界点运行。且不说上海的大火,也不说亚运会之前广州下了一场雨,淹了一万多辆车,我们在09年胡主席阅兵之前,长安街的道路大块塌陷,要是发生在阅兵时,装甲车掉里面怎么办,这种不均衡、发展不平衡问题随处可见,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社会与经济,也不仅仅是穷和富,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质量中。

2011-08-03 14:46:10

陈淮: 三,城市管理。城市管理中效率和成本问题,以及合理性问题,还存在太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我们关注、聚焦民生是非常重要的视角,但是这种聚焦民生不能立足于主观愿望,也不能仅仅立足于政府和财力。城市的管理是一门科学,不是我们希望政府有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政策,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最近大家提出保障房建设,这也不是万能政府所能够实现的,保障民居,住有所居也要研究效率和成本的问题,前几天杭州的出租车全部罢运,最后加了一块钱才解决。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要等到出了危机才去想办法,有的城市说我们发生了城市内涝,其实也不怨我们,有低洼处,所以内涝,我们的官员居然没有想到水往低处流,在城市管理上我们还是小学生。不是凭我们的主观愿望就能实现城市发展,20年前,大家还把市场当做民生,包括上海、北京的繁华路段、马路、市场,遍地都是,直到四五年前,媒体还高呼宽马路、大广场,是地方政府造的,一场汶川地震才让我们知道,这是城市减灾、防灾必不可少的民生设施。我们重视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重视客观规律,不是简单地强调以主观愿望所说的民生,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强调客观规律,强调物质基础,强调国情,强调社会各个利益关系的相互协调,我觉得我们在城市发展中,“十二五”及此后十到二十年,结构、质量、科学性上还有待大的突破,让我们共同携手,在城市发展这个问题上为后人、为民族、为历史做出一点我们这代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1-08-03 14:49:4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