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30年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国新办就加强计生工作和人口发展战略举行发布会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7年1月23日上午10时,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中国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昨天正式对外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有关问题。

张主任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共和国的部长,他多次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张主任曾经在山西省工作了很长时间,担任过山西的副省长、常委、宣传部长,1994年任国家计生委副主任,1998年任国家计生委主任,在2003年3月被任命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今天和张主任一起来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先生。

现在有请张主任做介绍。

(2007-01-23 09:32:52)
[张维庆]: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对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一贯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及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2007-01-23 09:53:36)
[张维庆]:

一、2006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昨天已公开发表。这是继1991年《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2000年《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又一个重要决定。

(2007-01-23 09:54:38)
[张维庆]:

《决定》是指导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发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007-01-23 09:55:19)
[张维庆]:

《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在充分肯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深刻分析了现阶段中国面临的人口形势和严峻挑战,精辟阐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在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主要任务、政策制度和保障措施。

(2007-01-23 09:55:44)
[张维庆]: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内涵和途径。

(2007-01-23 09:56:15)
[张维庆]:

二、从2004年2月起,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由蒋正华、徐匡迪和宋健同志牵头,30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在广泛深入调查和专题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历时两年零两个月,形成了《中国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7年1月3日已公开发表。

(2007-01-23 09:57:23)
[张维庆]: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包括“科学发展观”、“人口发展态势”和“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重大关系”3个大课题及42个子课题。在总结中国人口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现阶段面临的人口形势和严峻挑战的基础上,作出了四个基本判断:

(2007-01-23 09:57:49)
[张维庆]:

一是生育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三是制定人口发展战略,既要着眼于人口本身的问题,又要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四是必须调整发展思路,确立“人口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等新的重要战略理念。据此,提出了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政策建议。

(2007-01-23 09:58:29)
[张维庆]: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为中央《决定》和编制《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7-01-23 09:58:51)
[张维庆]:

三、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国家人口计生委牵头编制了《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6个专项规划之一,近期已由国务院批转执行。规划旨在阐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与目标,重点提出了“十一五”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任务:

(2007-01-23 09:59:03)
[张维庆]:

一是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将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确保人口总量目标的实现。二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三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四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五是发展公共卫生、妇女儿童和社会福利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与公平。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07-01-23 09:59:18)
[郭卫民]:

现在开始提问。

(2007-01-23 09:59:47)
[合众国际社记者]:

第一个问题,请您给我们列举一些数据,就是有关“十一五”的计划,整个国家对计划生育的投入有多少?2006、2007年的投入分别是多少?2006年,您能否给我们列举整个国家实施流产的数量是多少?在您发言的第九段中提到对于人权的保护,特别是提到一些个人权利,我想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来说,怎么样保护个人选择孩子数量的权利?另外,还有因为人群有不同的差异,比如说富人和穷人,因为富人能够付得起教育和抚养等有关的费用,所以他们生育孩子的数量和穷人就有差别,怎么从法律的角度来保证穷人和富人的权利都能得到平等的保护?

(2007-01-23 10:02:30)
[张维庆]:

感谢合众国际社记者的提问。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十一五”时期的投入,用一个最简单的数据表明,就是人均达到30元。这是指财政投入,不包括社会各界的投入、企事业单位的投入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投入。至于中国的流产问题,我想这是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并不把人工流产作为计划生育的手段,现在未婚青少年有流产的问题,已婚的也有少数流产的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只能给这些不太懂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及保护自己的青少年,要提供必要的服务,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让他们懂得怎么样去保护自己。对已婚育龄妇女的流产问题,中国政府也要提供免费的、低费的优质服务,保障他们的健康与安全。

(2007-01-23 10:06:13)
[张维庆]:

至于穷人、富人的问题,我想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反生育政策的人,要交纳社会抚养费,就像你说的,有钱人交社会抚养费当然是不成问题的,穷人交社会抚养费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对这个问题,我们对贫困家庭在交纳社会抚养费方面,可以减少、免除征收社会抚养费的部分。对家庭的困难,我们政府也要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包括义务教育的问题,包括医疗卫生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是说明我们对这些家庭的关心,并不等于这些家庭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合法的,我们会通过各种方法,使他们理解、支持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他们的孩子我们没有任何的歧视,在整个的公益事业方面是平等对待的。

(2007-01-23 10:08:43)
[新华社记者]:

请问张主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是否和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关?是不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今后如何应对这个问题?谢谢。

(2007-01-23 10:10:48)
[张维庆]:

非常感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是中国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出生人口性别比“五普”的时候是117,现在还处在继续攀升的状况。

(2007-01-23 10:11:22)
[张维庆]:

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存在的重男轻女这样一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第二,由于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第三,直接的原因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B超的滥用导致了人们比较方便地去进行性别鉴定。当然,出生性别比升高问题与中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有一定的关系。它只是加剧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状况,但并不是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就必然导致性别比的偏高。

(2007-01-23 10:12:02)
[张维庆]:

实际上东方文化圈中、不施行严格生育政策的其他国家,像印度、韩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国的台湾省,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性别比升高的问题。

所以,要解决出生性别比升高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第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二,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使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第三,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提高妇女和女童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

(2007-01-23 10:14:57)
[张维庆]:

第四,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采取的“关爱女孩行动”,就是为了进一步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状况。解决这个问题有相当的难度,我们准备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

(2007-01-23 10:17:00)
[凤凰卫视记者]:

张主任您好,我想请问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现在中国人口流动性很大,中国政府怎么有效地控制超生超育的问题?而且社会上有舆论说要加强户籍改革,这是否给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带来困难?第二个问题,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舆论报道,中国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3亿,我看这次的《决定》说2010年控制在13.6亿,请问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到底哪个数字是正确的?

(2007-01-23 10:18:58)
[张维庆]:

凤凰卫视的记者提了两个重要的问题,我先说第一个问题,就是流动人口的问题。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马上就能够在全国实施的措施。因为中国养活着世界20%的人口,中国的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70%,这样庞大的农村人口,如果在户籍制度的改革上稍有不慎,将会出现城市圈之外的大量的贫民窟。所以这种改革是有序的,是渐进的,是逐步来实现的。

(2007-01-23 10:19:48)
[张维庆]:

至于说它对计划生育有什么影响?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必然涉及到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生育政策如何进行衔接的问题。至于如何衔接,王国强副主任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请他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

(2007-01-23 10:21:23)
[王国强]:

目前有一些地区在把“二元”的城乡户籍制度变成“一元”制以后,对如何处理生育政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生育政策的制定是根据人们的生活状况、经济背景来制定的。农村人口转入城市以后,如果他能够享受到城市的低保、社会保障,以及其他福利的话,那么他自然就应该享受和实行城市的生育政策。目前来看,有的尽管成了城市户口,但他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待遇,而且仍然住在农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些地区开始试点,就是生育政策有一定的过渡期,比如说三年、五年,最终是以他能否享受城市的待遇为标准,来制定当地的生育政策标准。

(2007-01-23 10:22:20)
[王国强]:

总之,我们在考虑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当中,生育政策的衔接问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不能由于户籍制度的改革,造成既不能享受城市的待遇,又丢掉了农村的一些利益。

(2007-01-23 10:29:51)
[张维庆]:

第二个问题,中国人口究竟有多少?很多人老有这样的疑问。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字是可信的。第一,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经过这次人口战略研究,大多数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和各种测算,是1.7到1.8。就是目前中国的生育水平,每对夫妇生育的孩子数平均是1.7到1.8个。2000年中国人口实现了保持在13亿以内的目标;2010年,中国人口定在13.6亿,是根据总和生育率测算出来的。每年净增800万人到1000万人左右,拿800万人我们可以测算,到2010年应该是多少,现在是13.1亿。

(2007-01-23 10:30:00)
[中国工商报记者]:

有人说中共中央、国务院这个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请问张主任如何评价这个问题?另外,请张主任概括一下目前我国的生育政策?谢谢。

(2007-01-23 10:32:19)
[张维庆]:

看来生育政策问题大家都比较关注。不管是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这是必答问题之一。我首先说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一胎化的政策,也不是一个孩子的政策。中国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四川等省,实行的是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海南、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实行的是农村普遍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西藏地区没有生育孩子数量的限制。其他大部分省在农村实行的政策规定,第一个生的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个孩子。

(2007-01-23 10:32:51)
[张维庆]:

在城市,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还有六个省规定,在农村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大家会问为什么中国生育政策这么复杂呢?这是因为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状态下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分类指导的政策。

(2007-01-23 10:36:38)
[张维庆]:

至于生育二胎的政策,有少数人主张要放开,我们也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根据大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经过慎重的考虑,在“十一五”时期必须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而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2007-01-23 10:37:49)
[张维庆]:

为什么要稳定?第一,这是由我们现在的人口生育水平的状况决定的。80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这个时候出生的孩子,现在大多数已经进入了婚育期。第二,自70年代初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生的将近1亿独生子女,现在已经进入了婚育期。我看有几位记者可能就是这个年龄段的,说明他们也将面临着结婚、生子的问题。所以,在生育水平回升的状态下,加上一部分地区基层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管理手段相对弱化,导致流动人口超生问题比较严重。在这个时候放开二胎,风险是非常大的。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高峰的形成,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啊。

(2007-01-23 10:37:57)
[王国强]:

我做个补充,因为大家对生育政策非常关心,特别是对现行的生育政策非常关心,我给大家一组数据,看看中国的生育政策是不是逐渐的“一胎化”。中国城镇和部分农村实行的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部分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35.9%,也就是说总人口中35.9%是属于生育一个孩子政策的。在农村,实行生了一个女孩再允许生一个的,一共有19个省,它占总人口的比重是52.9%。在农村我们允许生两个孩子的,有5个省,占总人口的9.6%。在部分省或者部分地区,如人口比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允许生两个以上孩子的生育政策的,占总人口的1.6%。以上数据可以证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绝对不是“一胎化”、“一孩化”,是分类指导、有所区别的政策。

(2007-01-23 10:40:35)
[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印度即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是否对于让出这样的称号或者让出这样的头衔有什么想法?第二个问题,不知道中印有没有机会在控制人口方面进行合作?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为全球的稳定作出一些贡献?

(2007-01-23 10:43:39)
[张维庆]:

非常感谢印度托拉斯报记者的提问,我访问过你的祖国印度。我们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根据最新数字,中国人口是13.1亿,印度人口是11亿。至于印度的人口会不会超过中国?我现在很难给你一个肯定的回答。因为甘地执政时期,中国当时还没有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印度已经倡导实施计划生育了。所以,中国的计划生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印度的启发。我想,我们两个国家从对世界人口与发展的稳定和贡献来讲,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在各自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友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都是非常之快的,我们两个人口大国,完全能够在世界舞台上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7-01-23 10:45:09)
[张维庆]:

你们的卫生部长很年轻,37岁,我非常敬佩他。他和我探讨了两国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合作的一些重要问题。

(2007-01-23 10:46:42)
[新京报记者]:

按照这次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决定》来讲,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被纳入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前一段时间在农村部分地区就实行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请问现在试点的工作效果怎么样?什么时间会全面实施?另外,《决定》中说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的成果,这块有什么具体的政策?谢谢。

(2007-01-23 10:47:18)
[张维庆]:

非常感谢新京报记者提了一个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中国政府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政策,是为了解决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户家庭,父母年龄达到60岁,由财政每人每年给予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

(2007-01-23 10:48:30)
[张维庆]:

这一部分奖励扶助金一人600元,对城市人来讲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农村的老百姓来讲,一人600元,两口子就是1200元,确实能够缓解他们的困难,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有所保障。

(2007-01-23 10:50:08)
[张维庆]:

这个奖励扶助金怎么才能发到老百姓的手中呢?我们主要是采取了“四权分离”的办法,即资金的发放权、资金的管理权和资格的确认权和社会的监督权,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承担。资格的确认由我们人口计生部门负责,资金的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发放由信用社、邮政局和金融部门负责,资金的监督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

(2007-01-23 10:50:56)
[张维庆]:

经过两年试点,奖励扶助今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以省财政为主负担20%。中部省份中央财政负担50%,地方财政负担50%。东部地区的辽宁由中央财政负担40%,福建和山东由中央财政负担20%。我想,今年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政策措施。请大家回去认真读一读中央的《决定》,上面都有具体的政策措施。

(2007-01-23 10:54:21)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人口结构主要是老龄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到现在没有谈到,我想问一下,现在对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最新评估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些统计数字,到哪一年,人口老龄化会给国家财政带来什么样的负担?对于经济增长、GDP增长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没有测算?

(2007-01-23 10:55:40)
[张维庆]:

非常感谢《联合早报》记者的提问。我首先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主要是因为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00年占到10%,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7%,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中国已经迈入老龄社会。第二,我要说明的是,现在中国进入老龄社会,这部分人群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关系。因为中国70年代初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的孩子到2030年才满60岁,到2035年才满65岁。

(2007-01-23 10:57:57)
[张维庆]:

第三,我要说明的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老龄化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情况下到来的。有些人把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叫做“先富后老”,把中国的老龄化叫做“未富先老”。因此,有些人就拿发达国家的“先富后老”和中国的“未富先老”作对比,提出了中国人口的“崩溃论”或者叫“危机论”。我想,这个看法不见得正确。

(2007-01-23 10:59:48)
[张维庆]:

中央刚刚公开发布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若干政策和措施。中国政府在刚刚迈入老龄社会的时候,就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现在就采取应对的措施,我想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2007-01-23 11:01:14)
[张维庆]:

在中国的人口学家和国际的人口学家所谓的“人口红利”的理论指导下,我想我们利用中国还有15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时期,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可以避免人口老龄化的负面效应,增加老龄化的积极效应,所以我们提出的是积极、健康、和谐、文明的老龄社会,而这个社会从“未富先老”到“又富又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所以,老龄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老龄社会的问题,我们的人口战略研究报告和中央的《决定》已经做了明确的回答,请《联合早报》的记者认真读一下。

(2007-01-23 11:01:24)
[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出生性别比的问题,很抱歉一直问这个问题。在您的介绍中提到,运用新的技术选择性别进行流产,中国政府现在有没有确切的一些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和应对这样的现象?

(2007-01-23 11:04:46)
[张维庆]:

看来这位彭博新闻社的女同志特别关心流产的问题。中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人工流产问题也是其中之一。根据我的了解,在未婚青少年中,由于两性行为的发生,也确实产生了一些人工流产的问题。现在的青少年,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和网络给他们提供的内容,比我小时候不知道强了多少倍。所以,青少年中两性行为在增加,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2007-01-23 11:07:34)
[张维庆]:

所以,我们现在采取的措施是:第一,要普及有关生殖健康的生理卫生的科学知识,让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道德的良好习惯。第二,特别是对女孩子,我们更要提醒她们,在性行为方面,如果不慎重,就会给自己造成危害和损失。同时,为了预防性病、艾滋病的蔓延,现在采取了发放安全套的做法。

(2007-01-23 11:08:56)
[张维庆]:

这是通过我们的非政府组织来给青少年提供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科学的自卫方法。我们政府并不提倡两性关系的这种状况,但是政府又没有办法制止,那么我们只能从人性的观点出发,从关爱孩子们、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渠道来保护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对于性别比的问题,刚才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你再看一看我们的战略研究报告、中央的《决定》和提供给你们材料,就已经很清楚了。

(2007-01-23 11:11:47)
[张维庆]: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们少生了4亿多人口,实现了中国人口生产类型的转变,改变了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比世界上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提前半个世纪实现了这种转变。这为中国的基本现代化、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条件。所以,在这里我要代表国家人口计生委向国内外各种媒体、各位记者对我们工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实行有效监督,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尖锐的批评,我们一定会接受大家的意见和批评,把工作做得更好。谢谢。

(2007-01-23 11:12:42)
[郭卫民]: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记者朋友们。

(2007-01-23 11:14:18)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决定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