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图:入汛来最大洪峰通过三峡大坝安然无恙
万年?千年?百年?三峡大坝到底可防几年一遇洪水?
官方答复:媒体在不同时期截取了不同概念,这几种说法都对
■新快报特派三峡记者余亚莲
2003年,“三峡大坝能防万年一遇的洪水”,2007年,“大坝能防千年一遇的洪水”,2008年,“大坝能防百年一遇的洪水”,2010年,“大坝蓄洪能力有限,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大坝上”,以上四种说法都来自于权威媒体。从“万”到“千”到“百”到“有限”,三峡把“牛皮吹破了吗”?昨日,三峡大坝方面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对此作出澄清:“大坝的防洪能力从来就没有变过,是媒体在不同时期截取了不同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四种说法都对。”
三峡大坝“牛皮吹破了”?
2003年6月1日,新快报转载新华社稿件,题为《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2007年5月8日,东方网《文汇报》转载新华社稿件,题为《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2008年10月21日,新华网发稿,题为《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10年7月20日,央视网发稿,题为《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内文称“勿把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
敏感的网友们迅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将四篇文章的标题逐一罗列,讳莫如深地表示:“什么都不说了,看图,留意日期,你懂的!”
从标题上看,随着时间的推后,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逐年减弱?从“防万年一遇洪水”,变成“防千年一遇洪水”,再变成“防百年一遇洪水”,最后变成“能力有限”。大坝的防洪能力到底有多大?这4条来自新华社和央视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到底哪一条是对的?
昨日,就这个问题,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
“万年一遇洪水”:大坝不会垮
赵云发表示,三峡大坝的防洪标准从来就没有变更过。大坝的“设计标准”是“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大坝的“校核标准”是“可防万年一遇的洪水,再加固10%”。
什么是“设计标准”什么是“校核标准”,不是忽悠老百姓偷换概念吧?
赵云发解释称,“大坝可抵御万年一遇洪水”是指“大坝这个工程本身的标准。这意味着,当遭遇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大坝的主体结构不会受到影响,但其它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