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记者杨清风(右)在采访中。
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挥汗如雨,奋力拼搏;赛场边,残障记者用他们的笔、镜头和声音,将北京残奥会的盛况传向全世界。47名,在记者大军里,他们是不起眼的一支,但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别样风采。
最专业的盲人比赛记者
清风和解岩已经成为北京残奥会的明星级人物。每天花在被采访的时间和采访相当,有时甚至更多。杨清风,27岁,双目全盲,但耳听六路;解岩,34岁,下肢残疾,却眼观八方。清风说,解岩可以做他的眼睛;解岩说,清风是他的双腿。
很多人说,清风是报道盲人比赛最专业的记者,因为他有别人学不会的诀窍。比如盲人门球比赛,他能清晰分辨各种场景时的声音:球打在人身上是“噗”,一声闷响;若是出界了撞上围板是“咣”,一声脆响;要是听到摩擦金属的“哐当”声,就是进球了,因为球门线上有一根铁条。“录下不同的声音,再说明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听众就能享受到生动的现场直播。”清风对这个技能很自信。
运动员让我找到梦想
每晚10点半,西班牙EL通讯社的摄影残疾记者乔西·阿尔伯托·阿尔瓦雷斯会准时出现在主新闻中心的摄影记者工作区。整理当天的照片,给国内发回稿件。坐在电脑前的他身穿摄影记者的马夹、纯熟地安装或者拆卸着镜头。“这是我的日常工作。我每天的工作都是这个时候开始的。”他告诉记者。如果不是他坐着的那个轮椅,他和在这里工作的所有摄影记者没有任何不同。
“我们这次来了12个记者,其中6名是残疾人。”他告诉记者,“我们每天为两家报纸和多家网络提供照片。”乔西向记者展示了他这天的收获。乔西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长城看看,“我很早就知道长城,但是一直没机会上去。”他摊了摊手,“等残奥会忙好,我一定和队友们登上长城,看看中国人是如何创造这项奇迹的。” (陈甘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