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专程接运在海地地震灾害中遇难的八位中国维和警察灵柩的专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张铎摄
海地强震,8名中方维和人员罹难。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中国维和行动的赞歌,让人们对中国维和行动肃然起敬。过去,对于中国参与的维和行动,国人所知不过是一鳞半爪,而且大抵多是从影视剧和媒体只言片语的信息里感知。有人把维和行动想象为“浪漫”的集体出国;有人把维和行动理解为对外驻军,并由此阐发过度的豪迈情绪;更有人不理解,认为中国没有必要参与维和行动。这样的认知显然是肤浅、模糊和片面的。
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参与维和行动肩负着世界和平的现实使命。维和行动是为了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而向世界宣示和平,播撒大爱,与为了本国利益而向外驻军有着本质的区别。从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实际表现来看,彰显的也是全球化的大局观和执行力,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参与联合国组织的维和行动始于1990年。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参与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总人数超过1.4万人次。目前,依然有2100多名中国警察、军事和民事人员正在全球10个任务区执行任务。
这些任务区,从非洲的苏丹达尔富尔、刚果(金)、利比里亚到加勒比海的海地,无一例外都是世界上维和任务最艰巨的地区。可以说,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中国维和人员的身影。
截至目前,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中并不包括作战部队,而是军事、警察和民事官员。因此,即使是参与维和的军事人员,从事的也不是作战任务,而是提供工程、运输、医疗和其他后勤服务,因此,往往都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但是,这恰恰反映了中国的良苦用心。联合国布局的维和任务区多是地处亚非拉的穷国和小国,它们现在的惨痛遭遇,也是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历史。将心比心,中国知道,这些国家亟需的是和平,希望的是幸福,而不是外来军事的压迫和干预。因此,中国维和部队始终是以和平建设的形象示人,是以实际行动来赢得世界和任务区人民的尊重。
当今世界依然不太平。有的国家打着维和的旗号向他国派遣武装力量,希望借此进行军事扩张。但无论是过去的索马里,还是今天的伊拉克、阿富汗,以暴易暴、以战逼和的“霸权”式“维和”,不仅无法实现和平,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战争灾难。
相比之下,20年来,中国在世界各“热点”地区的维和行动成效显著,累计新建、修复道路80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出地雷和各种爆炸物8700枚;运送物资43万吨,运输总里程达700多万公里;接诊救治6万多病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中国在维和方面“表现卓著”。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至今未向一个国家派驻作战部队,更没有借此建立军事基地。
当中国第一次派出维和部队时,一些西方国家的媒体曾经借此大肆炒作,对走出国门的中国维和部队不乏猜忌和阴谋化解读。但20多年过去,中国维和部队官兵用行动和赤诚确认了他们是一支真正的和平之师、正义之师和建设之师,是国际维和行动的典范。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地球村时代,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地球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抚平和化解。但在当今世界的大格局中,只有联合国框架下的维和行动才能最充分体现国际社会主流价值理念。在这方面,中国用实际行动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张敬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