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发展——
移民未到就业先行
【移民故事】
“过去从家到镇里要十几里路,现在10分钟就能进县城。”从库区搬到了湖北省团风县黄湖新区,在外打工多年的毛云觉得生活方便了,丈夫进城打工,自己开个卖太阳能产品的小商店。这是她向往已久的生活。
郧县青龙村48岁的朱大富,还是怀念过去的生活,他说:“过去山上有橘子,下河可以捕鱼,有多种经营收入,现在喝水、吃菜、烧火做饭都要钱。团风的种植结构跟郧县差别大,还要慢慢适应。”在搬迁前,团风县农业、畜牧、水产、农机等部门就到郧县举办了培训班,他后来想通了,“生活是人创造的,到这里照样能干一番事业!”
谈起村民们今后的生活,青龙村村委会主任朱大明说,一方面靠打工就业,一方面靠高效农业。为了让移民有发展,按人均0.1亩的标准,为新村配置集体发展用地,有政策引导、有技术指导,发展养殖业、种植蔬菜应该效益不错。
移民未到,就业先行。郧县安阳镇的农家女周梅说:“真没想到,去年11月,我们在团风的新家刚建设,自己就进了一家纺织公司当工人。”目前,团风县共接纳300多名移民进入本地企业工作,月人均收入都在千元以上。
【政策】
不仅让移民搬得出,更重要的是今后能发展。张基尧说,南水北调走开发性移民之路,采取前期补偿、补助和后期扶持相结合,国家移民政策与地方扶持政策相结合。一方面,国家专门安排资金,加强生产扶持,在保证移民生产土地的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促使移民早日融入当地社会,能发展、可致富。另一方面,推动移民新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多渠道安排资金,协调地方在供水、供电、交通、通信、医疗、教育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
从各地实践看,河南省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全省36个厅局都出台了具体政策,支农项目优先向移民新区安排,金融部门在移民发展生产时优先给予贷款。湖北省提出平均每户培训转移一个劳动力,帮扶干部“一对一”的长期包保机制;在人均1.5亩土地基础上,再按人均0.1亩的标准,为移民新村配置集体发展用地;按人均1500元的标准与国土部门土地整治投入相结合,用于实施移民责任田整理等政策。
张基尧说,把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政策合力,切实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移民和被征迁群众的生活稳定、生产发展,让群众放心和满意。
保公平——
选点移民说了算
【移民故事】
“过去移民选点是政府说了算,现在是移民说了算。”朱大明说,从去年选点到规划再到建房,他和村里的移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进城方便不方便,耕地远不远,房子质量行不行……没有代表的签字认可,下一道工序不能进行。
据悉,通过移民的自主选择,湖北移民安置点数量也由最初的510个,调整为194个。
“过去担心补贴被克扣,现在搬出、搬入,发了两次明白卡,心里踏实了。”村民张玉本边说边拿出了发给他的“明白卡”,一条条政策写得清楚:过渡期生活补助每人1200元,人均1.5亩耕地,人均3000元扶持发展生产……
【政策】
袁松龄说,加强移民资金监管,国家对移民资金实行稽察制度。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实施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直达移民户和建设单位。各级地方政府严格政策公示制度,让各项移民政策落实到位。对征地移民的调查、补偿、安置、资金兑现等情况,以村或居委会为单位及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另外,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稽察、审计、监察、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必须及时整改。
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单位,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