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为什么呢?
殷跃平:我们平时关注较多的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因为这些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是减灾防灾的重中之重。而对于缓变性的灾害,社会关注度不大够。
新京报:这种专业普及不够,应该也是对地面塌陷误解的一个原因?
殷跃平:应该有这方面原因。而且从国际背景来说,最近火山、地震比较多,加上国外发生深不见底的竖井,大家会恐慌是不是和地壳运动有关。再加上影片《2012》,以及网络的放大效应。我想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关键是要专家从专业角度向公众解释清楚。
新京报:我看到现在确实媒体上也有很多专家解释,但很多网友仍然不相信,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殷跃平:对于这类引起公众关注的事件,专家解释时经常是我告诉你一个结果,好像对付小孩一样。其实完全可以和公众一起去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去解释,可能会有更好的沟通。
目前的塌陷与地震无关
新京报:可不可以这么说,虽然不是天坑,但今年的地面塌陷比往年要多?
殷跃平:根据统计数字,每年塌陷的数量在350到400起,今年来说,还没有比这个数字高。
新京报:350到400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数字?
殷跃平:大概从2006年我们做调查开始,差不多每年稳定在这个区间。而且塌陷的地方基本上没太大改变。
新京报:你觉得今年的地面塌陷有什么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吗?
殷跃平:总的来说,分布有些变化。今年的塌陷,城市里出现比较多。这也是引起关注多的原因之一。
新京报:城市地面塌陷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增多?
殷跃平:最近几年城镇化扩展,线性工程也越来越多,管线、高速公路、铁路,这些工程的挖掘都会造成地面的塌陷。现在城市扰动太大,对地下水抽取过多,容易引起塌陷。还有就是一些工程问题,例如地下水管爆裂也会造成塌陷。
新京报:在你们的统计里面,有没有城市和农村塌陷的比例?
殷跃平:数据不全。现在看来,城市有个特点,防范性强,出现塌陷会立即治理,不会出现塌陷(坑)群。塌陷(坑)群一般在农村出现。
新京报:那现在可不可以说,城市地面塌陷的趋势将会越来越高?
殷跃平:城市人为造成的塌陷应该是在逐渐增多。比如北京、杭州、上海出现的塌陷多是施工问题。施工过快,没有经验,质量监管不够,就会出现问题。
新京报:我们有避免这种趋势的方法吗?
殷跃平:我们在武汉在做类似的工作,把地质结构查清楚,找出空洞,然后做地下水监测。到一定时候控制地下水的开采。第二种就是治理,比如空洞回填,加固。
新京报:近期出现的地面塌陷,你们都会找出它的原因吗?
殷跃平:地面塌陷属于地质灾害,国土资源部门的监测队伍分布到全国,出现灾害时都会赶赴现场,找出原因,也会向社会公布。
新京报:最近几年地震多发,大家都很关注今年出现的塌陷与地震是否有关?
殷跃平:今年没有一起地震引起的塌陷。地震是内动力,而今年的塌陷是表生的。
灾害多发生在圈定点外
新京报:在你看来,今年最需要担心的地质灾害是什么?
殷跃平:一个是地震灾区,汶川和玉树,一个是三峡库区。还有一个是重要的工程建设区和山区城镇。那些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比如兰州、天水、宝鸡等地。这些地方,高速远程滑坡的防范压力大。
而对于工程建设区,要特别提醒外来施工人员。现在施工人员越来越多地成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死亡对象。他们对于当地地质不了解。这就需要加强一些预防,进行教育防范。
新京报:地质灾害是可以预报的吗?
殷跃平:目前的情况来说,发现灾害点后,定点预报是可能的。在地质灾害点上,能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情况后及时预报。
新京报:这些定点的地方,是指全国十万个左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吗?
殷跃平:是部分危害大的地质灾害点。
新京报: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可以预报吗?
殷跃平:区域性的还是比较困难的,关键是不易识别,容易漏报。因为区域性的,面积比较大,地质灾害点不好识别。我们现在的地质灾害预报主要是先识别,识别出来,才有预报的可能。
新京报: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大多是在圈定的灾害隐患点之外?
殷跃平:是的。曾经做过统计,最高的80%都在隐患点之外。
新京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殷跃平:现在工作精度远远不够。现在的调查精度主要是1比10万的比例尺。这种比例尺上,有的县城就是一个小圈。有的西部工程地区,1比10万的地形图都不全。香港的比例尺是1比1000。
比如滑坡点,上亿立方米的滑坡能勾出来,但是小的就很难。现在恰哈是小体积滑坡造成了大的伤亡。例如今年大渡河的滑坡不过是几万方,江西铁路的滑坡也就是几千方。这也要求我们工作要越做越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