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拿“淫贼”当名片?一个字:“钱”
有关“争抢西门庆故里”的消息一经报道,旋即引发各界热议。为何有地方政府争抢臭名昭著的虚拟人物西门庆故里?不少评论认为,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经济利益。
时评作家池墨认为,名人故里之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利益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两省三地为西门庆故里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们也就理解了这些地方的苦心,一切都是金钱惹的祸啊!
有人认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悲哀。发展文化产业,当然需要文化,但如果仅仅为了产业和利益,而牺牲了文化的导向性,丢失了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无论如何来说都是一场“赔钱”的买卖,因为由此引发的系列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投入更大的成本。
有评论指出,西门庆华丽转身成为地方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更是对文化的羞辱。因为这不是在“平反”,而是一种利用,由此折射的短视和浅薄是社会之痛。
众多评论中,亦不乏言辞较为激烈者。奚旭初在文章中发问,为了钞票,“西门庆故里”们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而有关方面,难道就听凭“活”过来的西门庆把荒淫无耻发扬光大吗?
一片骂声中,亦有人表示,既然连几千年前的三皇五帝都有个故里,给西门庆这个有过精彩详细描述的人物建个故居,也不算离谱吧。这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怎么建,而在于怎么看。
西门庆文化是否突破了道德伦理底线?
近年来各地争抢名人故里的消息屡见不鲜,就在最近,关于赵云故里的报道还曾引发外界关注。但无论是诗仙李白,还是蜀帝刘备,关于他们的争论都不及此次“西门庆故里”的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西门庆是文学作品中的十足的“恶人”。将这样这样一个负面人物作为城市名片,如此举动令不少人担忧会导致“世风日下”,社会整体道德水准滑坡。
学者鲁国平就认为,从性质上看,西门庆和潘金莲之间的偷情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风流韵事,也不能简单作为当今大众俗文化的代言。西门庆的身分有官有商,更有黑社会性质的恶霸以及流氓地痞,其所作所为不仅有违现代社会基本道德以及法律诉求,而且一些地方宣扬他的性文化以达到发展地方经济目的,根本就是拿道德和金钱做交易。
有评论指出,臭名昭著者之所以受到如此热捧,既反映出“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在一些地方已经走入误区,也反映出现实语境下,传统价值观正受到挑战。归根结底,一些地方热捧西门庆这样的猥琐之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剖样本,发出了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它告诉我们的是,庸俗文化旅游与庸俗文化观已经是多么的甚嚣尘上了。
《广州日报》评论称,“西门庆故里”之类乱象表明,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背后涌动着一种按捺不住的政绩躁动和饥不择食的发展焦虑,以及逐渐失守的道德伦理底线。文化正被“娱乐至死”,而经济则被急功近利绑架。
《国际在线》亦发表评论指出,西门庆故里被热炒,根本原因还是源于社会道德的一再失守和溃退所致。说到底还是社会公众的道德容忍度在提高,社会公众有关社会道德的防线也在逐步降低。这也正是一些地方政府屡屡敢于冲撞社会道德底线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