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武汉墓地价格10年涨了5倍
在陪同肖伯红委员走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死不起”成为市民谈论最多的话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墓地价格上涨快。
29日,前往九峰烈士陵园祭扫的市民陈先生说,今年年初他的大哥去世,花2万多元买了现在的墓地。“上世纪90年代一个亲戚在石门峰买了一个墓地,只要6880元。现在同等位置的至少在3万元以上,价格涨了差不多五倍。”陈先生说。
“老百姓说‘死不起’,与墓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有关。”肖伯红说,据她了解,武汉共有14个公墓,总面积约5600亩,其中过半已被使用。而每年武汉约有2万多名逝者进入公墓,若一味用地葬方式安葬,全市公墓用地将用不到10年。
可是,现在武汉每年90%的逝者还是选择了埋骨灰、立墓碑的传统安葬方式。肖伯红说,这也是政府近年来大力倡导树葬、壁葬等殡葬方式的缘故。
“但除了政府加强引导、老百姓转变观念外,有关陵园、公墓是不是也应该认真反思,如何确保节地环保葬方式不变味?如何使殡葬方式既适应‘两型社会’需要,也能更好地被老百姓接受?”肖伯红若有所思。
◇建议
1。依法管理和规范殡仪服务市场,切实落实殡葬服务收费标准,保证低价位骨灰盒和墓地的供应。
2。政府应加大对殡葬基础设施改造及殡葬执法的投入,兑现承担存放在殡仪馆的无名无主尸体及凶杀、交通逃逸案等超期保存处理遗体的费用,减轻殡仪馆的经济负担。
3。科学规划公墓,推进殡葬习俗变革。逐步改进现行的火化后又墓葬的殡葬方式,倡导和推行殡葬习俗从以保存骨灰为主的公墓形态向不保留骨灰的其他方式转变。
4。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推广墙葬、树葬、花葬等环保新型殡葬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