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教育部就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李宇明 摄影:中国网赵娜
会上,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介绍了语言生活中的五大热点问题。
他说,汉语汉字的使用已受到社会的关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重视。比如,杂志《咬文嚼字》,曾找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荧屏上的错别字28处,平均每10分钟出错1次。再如电视节目《跟着媳妇当保姆》里,妻子说“你瞎搅合什么呀?”“搅和”的“和”不应该是“合”。
他介绍说,多家媒体和单位共同组织了“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征集到一万四千多份,平均每种报纸的错误是46处,每一版的错误是5.8处。2006年,《人民日报》曝光了几部辞书被仿冒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热议。新闻出版总署为了很好地解决辞书问题,建立辞书出版准入制,希望通过这一措施来提高辞书质量。这是第二个热点。
第三个热点问题是人名用字。据李宇明介绍,2006年调查,全国姓氏是2.3万个,其中129个姓氏占总人口的87%。姓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四个字以上的名字出现了,还出现了“赵一A”、“奥斯锐娜王”等极端个性化名字,还有的给孩子报名字的时候就叫@,他说,全世界写电子邮件都要用它,汉语翻译过来就是“爱他”。全国6000多万人的名字有冷僻字,北京市公安局曾公布了231个人名用字的冷僻字。
少数民族人名的汉字转写常常出现名无定字,给少数民族同胞在国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新疆等地制定了《人名汉字音译撰写规范》。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呼吁尽快出台《姓名法》或是《姓名条例》,确定姓名结构方式和姓名用字规范。但也有人认为,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
第四个热点问题,一些私塾读经学校兴起,中小学有关文言与白话的争论再起波澜。
第五个热点问题,海峡两岸语言学术交流日益频繁。2006年,海峡两岸或是涉及到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活动频繁。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对研究解决两岸语言生活问题有重要作用。两岸的沟通、两岸的发展,对祖国统一语言文字非常重要。(刘丽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