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全国各地哀悼玉树地震遇难同胞 -中国要求调查并裁决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 外企是导致顺差的主因 -粮价全年涨幅或超5% 资源价改二季度是时机 4月不加息成共识 -土地出让管理违规触目惊心 变相减免接近20亿 地价涨幅趋缓 -证监会首尝"推论认定"内幕交易 融资上演三级跳 总量逼近两亿 -全球约680万人因冰岛火山喷发受困机场 数百中国旅客滞留欧洲 -楼市调控三箭齐发 投资客"多抛快跑" 京沪深楼市供求一夜逆转 -央行披露一季度贷款投向 房贷增44% 银监会:严限炒房投机购房 -上海世博会试运行首日迎20万游客/组图 21日停止文化演出活动 -广东试点人体器官捐献 须自愿无偿 广州拟试点开征光污染排污费
首页>>资源动态
美将开采本国稀土矿 美媒:中国稀土是印钞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4 月 21 日 
关键词: 稀土储量 稀土资源 矿山 稀土产业 稀土生产 稀土氧化物 美国政府 开采 美国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美重建稀土产业链需15年

美国《投资者商业日报》19日的文章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供应国,但九十年代后,中国廉价的稀土统治了世界市场。美国地质调查局稀土专家考迪尔说,自从中国以低廉的价格大量出售稀土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就停止了开采,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承受如此低的价格。考迪尔说,开采稀土矿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开采代价高昂而且非常难提取,再是加工处理过程更为复杂,美国甚至没有将稀土矿变成可用原料的设备。即使一家公司开始在美国本土开采稀土矿,也要7至15年才能达到全速生产状态。因此,要把美国带回到稀土产业并不容易。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最近一份报告预测,要重建切实可行的美国稀土供应链,预计需要15年。

这份报告称,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要依赖好几个因素,包括保证有大量的资金能修复生产设备、研发新的技术、获取目前外国公司拥有的专利等。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说:“美国有这方面的专门技术,但缺少将氧化物提炼成金属的资产和设备,提炼出的稀有金属几乎是中国所独有。中国在稀土市场上的统治地位让其拥有了市场权力,可以影响全球的稀土供应和价格。”报告还指出,加州山口矿并没有能够承受极端高温的稀土,而这样的稀土被广泛用于美国的防卫系统。

美国许多矿业官员和学者认为,大部分投资者都没有兴趣将资金投入到稀土生产设施上,那么建立军事和商业系统来开采稀土如何?政府问责办公室认为这需要10至15年的时间才具备生产力,而且还不能很好地运作。美国磁性材料协会认为,政府应该立即采取行动解决稀土危机。该协会估计,2012年至2015年,中国国内的稀土消费会超过其国内的供应。而美国要在3至5年的时间里重新建立国内稀土供应链,面临的危机可想而知。 

美国恢复开采稀土对中美都好

周世俭对《环球时报》表示,美国恢复对稀土矿产的开采对中国与世界都是一个好事,中国削减对稀土矿产的出口对中国与世界也是一个好事。在这个方面,中国不是在卡美国的脖子,相反是为了让中国稀土的出口有序进行,中国稀土的出口配额也是略微大于世界对稀土的实际需求的,中国没有必要不惜环境与劳工成本过度开发稀土。预计在2016年,中国将只有4种重要战略矿藏可以满足自身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从当前铁矿石谈判的现状,中国就可以预知届时对方会给中国什么样的脸色看。

美国《投资者商业日报》也评论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以目前的需求水平,中国的稀土资源可供30年使用。可以说,中国拥有如此丰富的稀土资源等于握有印钞机,但这个印钞机不会永远运转。尽管中国目前仍在出口稀土原料,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未来将只出口具有更高价值的提炼加工过的稀有金属。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稀土正成为驱动低碳经济的新动力
全球稀土战局渐白热化 美欧日布局稀土战略储备
内蒙建稀土战略储备库 资源储备制度建立迫在眉睫
中国稀土贱卖真相透析:外企在华大规模投资设厂
美对华最大出口是垃圾 中国稀土贱卖真相:外企在华大规模投资
2010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国土部控制稀土等矿开采量 探矿采矿权暂停申批
我国对稀土战略资源保护力度加大 稀土看涨
“中国式”稀土发展之路如何走?
中国是稀土大国 为啥行业现状难让人自豪
中国将全面保护稀土资源
"中国式"稀土储备起步 包钢稀土"自掏腰包"储备
图片新闻:
天安门广场降半旗悼念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组图)
全国各地哀悼玉树地震遇难同胞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