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效显著
60年来,中国地质科技进步不断地谱写地质找矿新篇章,充分展现科技创新对地质找矿突破的重大影响。我国从地学大国已经开始冲击地学强国,中国地质科学在全球地质科学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地学理论不断创新,创立了地质力学,提出陆相生油理论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确立“新风成学说”;建立地质构造气候科学、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等。
正是因为这些理论的建立,中国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国家最需要矿产资源的时刻,找到大油田,找到大矿山。
今天,我们正以勘查技术进步和地质理论突破为主线,集中展示地质找矿从浅部到深部,从肉眼识别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精细勘查;从一般矿种到金矿、钨钼矿、铂族矿、锂矿、水合物等重大突破;从陆地到海洋,从地面路线到空中勘查、卫星遥感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60年的发展进步,中国地质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基础地质研究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地质人才也在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地质科技人员仅有200多名,目前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196名,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102名。
地质找矿的仪器装备在60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50年代地质队员野外勘查,使用的是罗盘、地质锤、放大镜“老三件”。
近年来,卫星、航空遥感、GPS、远程会商等现代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工作。
对外合作我们越来越自信
60年来,中国地质矿产事业在对外合作交流中不断发展自己,中国地质矿产事业引起全球的关注,在全球地质矿产事业的事务中,中国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1976年8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质矿产领域代表团第一次比较正式地参加国际地质大会,中国的合法席位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得以恢复。1996年,在全球地质矿产事业处在低谷时期,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隆重召开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中国认识了世界地学,世界地学更认识了中国。此后,随着全球地矿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地矿事业的飞跃,中国地质矿产事业从学习借鉴起步,不断成熟,自我内力不断提升。
借鉴外国矿业管理经验,具有市场经济特色的《矿法》及其细则,在1996年之后颁布实施,并在此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借助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国地质科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频繁地参与国际会议,中国终于学会了搭建自己的地质矿产领域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经过10年打磨,已经成为在世界上叫得响的矿业品牌会议;由于广泛地研究和不断地摸索,中国矿业市场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实践中逐步成熟。
新中国60年,中国地质矿产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个事业的发展,既是国家不断进步的产物,也在自身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记者赵 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