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资金大考"意外"通过 沪深股指重上半年线 A股12月有望温和走高 -2016年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将达1亿 建设部研究中产阶层住房政策 -三天换手率逾100%机构狂抛 国资委:中铁利润真实 卖垄断和预期 -07地产政策TOP榜:"房贷"最头疼 揭露高房价黑幕:VIP排号有圈套 -证监会令基金降港股投资比例 嗅到买入时机 基金抄底 净值回升 -中石化将向地方炼厂输40万吨原油 加油站敞开供应 油荒潮渐退  -中国12项措施补贴困难群众 提高养老金 08春运铁路票价不上浮 -发改委:涨价让城镇居民每月多花44.2元 防止猪价猛降 答问全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用于北京奥运会 5分钟可告知最佳驾车路线 -中央经济会议:明年实施从紧货币政策
王子先:加快对外开放和吸收外资步伐 促进中部崛起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2 月 0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二)进一步扩大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吸收外资仍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1、我国抓住国际产业转移重大机遇已经成为世界制成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制造基地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抓住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通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迅速升级,我国开始成为世界制造业重要基地。进入新世纪以来,以IT为主导的新一轮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蓬勃兴起,我国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首选地,大规模产业转移进一步助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全面升级。


  近6年来,我国吸收外资和对外贸易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开始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和吸收外资大国。截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吸收外资超过6000亿美元,对外贸易目前稳居世界第三位,2005年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我国制造业和制成品出口均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机电产品出口占世界比重由“九五”末期的3.4%迅速升至2005年的8.5%,居世界第四位。目前,纺织品、服装、鞋类、彩电、摩托车、空调、DVD、集装箱等700多种轻纺和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特别是IT行业的跨国公司云集中国,进行大规模战略性投资,使我国成为世界新兴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基地,笔记本电脑、手机、集成电路、电脑外围设备和通信产品等产业聚集水平迅速提高,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升至28.6%,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至23.6%。


  2、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延伸
  目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进入服务全球化新阶段。一方面,跨国公司继续向我国转移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要素禀赋的变化和市场规模优势的显现,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更高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高端环节乃至研发设计向我国转移。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入服务业全球化阶段,服务业开始成为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新热点。


  当前服务业全球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信息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服务业国际分工的革命性变化,在服务外包化日益扩大前提下,服务供应链将全球服务业有效整合起来,全球服务供应网络已见雏形;二是服务业并购大潮迭起,一批“巨无霸”型跨国公司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服务业的重要主导力量,也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创新日益重要的支配力量;三是服务业跨国投资发展迅猛,到2005年已达到世界FDI总存量的60%左右,从流量看约占每年全球FDI的2/3左右;四是服务业离岸外包和跨国转移势头可观,服务外包最多的美国约占全球服务外包的2/3,欧、日各约占1/3,其中亚洲约承接全球服务外包的45%,今后一段时间仍将是服务业外包的快速成长期;五是服务贸易近年来年均增长超过10%,特别是离岸服务外包带动的服务加工贸易成长更为迅速,2005年世界服务贸易额达到47750亿美元,与货物贸易额之比为1:4.4。服务业全球化和跨国转移的迅速发展,将使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及中西部地区某些有条件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服务业升级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并成为推动国内产业重组和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强大动力。


  上述趋势和特点将使我国对外开放呈现新的格局。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先行地区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转向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高端环节,特别是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更大规模承接服务业和软件外包及转移将成为重点之重点。同时,以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将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由南向北延伸,环渤海地区将成为吸纳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逐步建成世界级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特别要强调的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还将呈现由东向西延伸的趋势,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大开放、大发展。特别是毗邻的中部地区将大显身手、展翅振飞。借助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基础设施、体制环境、人才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其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独特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吸纳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将会有大幅提升,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将崛起一批新兴的开放带和国际制造基地。


  3、我国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自身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我国东部地区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生态、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的制约,抓住服务业全球化机遇加快向现代服务业升级已成为迫切要求,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产业再转移的优势已逐步显现。首先,从产业基础看,中部地区产业门类齐全、承载能力较强,在全国30个制造业部门中具有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有15个行业;其次,从交通等条件看,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已基本形成便捷通达的水陆空交通网络,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再次,从要素成本看,中部劳动力成本只有东部的60%左右,有庞大和素质较好的各类劳动力,特别是部分城市熟练技术工人和科技资源供应也较充足;四是从工业可用土地看,中部是东部的1.4倍;最后,中部人口达3.5亿,占全国人口的26.7%,消费占全国的20%。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有利于大大改变中部地区在体制、政策和观念上的劣势,为中部大规模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提供强大动力。


  总之,为了更好地迎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要求中部地区必须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多更好地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一方面助推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进程,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共同振兴和升级。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05年中国汽车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2005年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2005年中国计算机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2005年中国移动电话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2005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2005年中国软件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2005年中国钢铁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2005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2005年中国电力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2005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概况(附图)
图片新闻:
新航意险产品亮相 标准不一 10元保费可保100万元
工程专家:三峡大坝使用寿命可达五百年以上 不会因地震出现问题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08年走向 解读
· 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大会/全球外包大会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农业投资政策及项目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