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由于SARS和禽流感在我国和世界范围的爆发,野生动物传播的疾病引起了世界广泛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解焱研究员在《2007科学发展报告》撰文认为,制定野生动物疾病管理策略,加强野生动物疾病管理、研究和监测势在必行。
作者认为,病源菌的污染已经取代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污染,成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随着野生动物传染病的增加,人类感染罕见疾病的机会也在加大。
野生动物疾病泛滥根源于人类活动,其主导因素包括: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深入地扩展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微生物就有了更好的机会侵入人类;国际间的牲畜交易和现代农业活动已经导致新的疾病的出现;饲喂和利用野生动物,由于与人接触后感染疾病,也会导致野生动物疾病的暴发;随着人类日益增加的全球旅行和贸易,动物被迁移和引入到新的地理区域,是传染病暴发的潜在因素;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了大部分节肢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地理和影响范围。
作者建议,加强野生动物疾病的研究和管理,保护人类和野生动物健康。疾病的出现是对生物系统完整性面临的挑战所提出的警告。许多稀有动物因接触到人类的疾病正在被推进绝种的边缘,同时人类越来越多地占据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快了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新病毒出现的过程。
目前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少家养动物的发病率,减少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的接触,控制野生动物贸易和市场,加强动物饲养场和废弃产品的生态安全,不仅能改善人类的卫生健康状况和生计,更能保护野生动物。
SARS和禽流感疫情的暴发使我们无法再漠视那些正在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无声地传递与蔓延的已知的或未知的疾病,我们需要加强生态研究和野生动物疾病的监测,预测病原体、寄主和引发疾病暴发的环境和人类因素等。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时候,需要考虑与家养动物、人类、野生动物之间疾病传播有关的影响。建立起相应的防范体系和危机处理机制,如“野生动物疾病管理策略”等,彻底扭转目前我们在环境保护、疾病防治和抵御生物入侵等多方面的被动局面,从而更好地保障人类和自然的健康发展。(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7科学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