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要根据城乡布局和人口规模,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将其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第一节 教育和科研
——以义务教育为重点,恢复重建各级各类教育基础设施。统筹企业办教育机构和民办教育机构的恢复重建。
——实施义务教育振兴工程,高质量地恢复重建中小学校,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和寄宿生比重,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支教计划。
——农村地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原则上建在县城,初中建在中心乡镇,小学布局相对集中。
——合理布局重建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等。
——恢复重建受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专栏12 教育 单位:所
项 目 合计 四川 甘肃 陕西小学 3462 1973 1194 295
其中:寄宿制 1503 955 253 295初中 970 769 144 57
其中:寄宿制 891 710 124 57高中 153 112 28 13中等职业学校 162 133 19 10技工学校 60 56 1 3高等院校(点) 24 22 1 1特殊教育学校 23 21 1 1幼儿园 275 250 17 8其他 62 62 — —
第二节 医疗卫生
——重点恢复重建县级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中心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恢复市县乡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统筹企业办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恢复重建。恢复市级药品监督检验所。
——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与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三类机构设施设备原则上要共建共享。服务人口较少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用房与乡镇卫生院统一建设,不再单独重建。适当配置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增强服务能力。
专栏13 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单位:个
项 目 合计 四川 甘肃 陕西医院 169 137 23 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63 48 11 4妇幼保健机构 52 39 9 4乡镇卫生院(含统建普通乡镇计生站) 1263 1021 160 82药品检验所 7 5 1 1其他卫生机构 67 57 2 8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66 53 9 4中心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348 268 46 34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辆) 450 346 62 42
第三节 文化体育
——合理布局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抓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影剧场(团)、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场馆、青少年活动场所、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各类设施的恢复重建。
——公共文化设施要尽可能集中规划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充分发挥文化宣传、提供信息、科普及技术培训等服务功能。恢复重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
——恢复广播电视网络功能,恢复重建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测台站等,修复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乡镇广播电视站业务用房与乡镇综合文化站统一建设。
——恢复重建公益性出版机构、新华书店等的设施以及农家书屋、公共阅报栏。
——恢复重建受损体育场(馆)等设施,乡镇体育场所的恢复重建原则上要与学校或文化设施统筹规划,共建共享。
专栏14 文化体育
公共文化设施→恢复重建图书馆52个、文化馆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77个,影剧场(团)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县级支中心、基层点
广播影视设施→恢复重建无线广播电视发射、监测台90座,广播电视台54座,修复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1892公里,广播电视有线前端51个,修复配置乡镇广播电视站播出和传输设备18332台(件),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和流动电影放映车及设备等
新闻出版设施→恢复重建公益性出版机构4个、新华书店1146处,农家书屋和受损公共阅报栏
体育设施→恢复重建受损体育场42个、体育馆37个、后备人才训练等设施83处,配套建设基层全民健身设施
第四节 文化自然遗产
——注重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物。
——修缮恢复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文物中心库房、文物管理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以及相关宗教活动场所。
专栏15 文化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修复青城山—都江堰、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修复三星堆遗址、藏族羌族碉楼与村寨、剑南春酒坊遗址
文物保护单位→修复二王庙、彭州领报修院、江油云岩寺、平武报恩寺、理县桃坪雕楼羌寨、徽县新修白水路摩崖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0处,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20处
博物馆及文物库房→修复绵阳市博物馆、什邡市博物馆、茂县羌族博物馆、陇南市博物馆、广元市中心库房、汉源县文管所等65处,馆藏文物3473件(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剑南春酒酿造技艺专题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和传习所等88处
第五节 就业和社会保障
——实施就业援助工程,通过定向招工、定向培训、技能培养等,解决规划区100万左右劳动人口的稳定就业问题。
——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原则上县城建设一个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设施,街道(乡镇)、社区建设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
专栏16 就业和社会保障 单位:个
项 目 合计 四川 甘肃 陕西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机构 51 39 8 4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注5) 1855 1507 217 131县乡社会福利机构(注6) 1800 1350 421 29县乡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157 138 12 7
——增强各级各类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服务设施能力,重建并适当在县城新建福利院、敬老院和残疾人综合服务等设施,在成都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恢复重建殡仪馆和救助管理站。
——恢复重建城市(城区)社区服务设施。
第六节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设施的恢复重建,要节俭实用,严格控制建设标准,同级同类机构的用房和设施要尽可能集中建设、共建共享。
——恢复重建各级党政机关、政法机构的办公和业务用房,以及工商、卫生、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金融、文化等监督监管机构的业务用房。恢复重建公安消防设施。
——建设乡镇公职人员周转住房,为乡镇挂职干部、支教、支医等人员提供宿舍。
——统筹村级公共服务,新建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为村级组织办公、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体活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党员教育、警务、农业生产服务等提供统一共用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