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建基础
第一节 灾区概况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四川、甘肃和陕西省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51个县(市、区)(注1)。总面积132596平方公里,乡镇1271个,行政村14565个,2007年末总人口1986.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4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050元、3533元。
专栏1 规划范围
所在省 四川
县(市、区) 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理县、江油市、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市朝天区、旺苍县、梓潼县、绵阳市游仙区、德阳市旌阳区、小金县、绵阳市涪城区、罗江县、黑水县、崇州市、剑阁县、三台县、阆中市、盐亭县、松潘县、苍溪县、芦山县、中江县、广元市元坝区、大邑县、宝兴县、南江县、广汉市、汉源县、石棉县、九寨沟县
个数 39
所在省 甘肃
县(市、区) 文县、陇南市武都区、康县、成县、徽县、西和县、两当县、舟曲县
个数 8
所在省 陕西
县(市、区) 宁强县、略阳县、勉县、宝鸡市陈仓区
个数 4
规划区的主体区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以龙门山山脉为界,西部与东部的地质地貌差别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总体上具有以下特点:
——地貌气候复杂,平原、丘陵、高原、高山均有分布,部分地区相对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属典型高山峡谷地形。
——自然灾害频发,高山高原地区地震断裂带纵横交错,发生地震灾害的几率较高;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多、范围广、威胁大。
——生态环境脆弱,山多地少,高山地区耕地零碎、土层瘠薄、地表渗透性差、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功能重要,高山高原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属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
——资源比较富集,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自然保护区比较集中,旅游资源丰富,水能、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等资源蕴藏较多。
——经济基础薄弱,平原地区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高山高原地区经济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单一,贫困人口集中。
——少数民族聚居,有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是主要的藏族聚居区之一,多元文化并存,历史人文资源独特。
第二节 灾害损失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震级达到里氏8.0级,最大烈度达到11度,并带来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大量次生灾害。
——人员伤亡惨重,截至8月7日,遇难69222人,受伤374638人,失踪18176人。
——城乡居民住房大量损毁,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和大量村庄几乎被夷为平地。
——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交通、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系统大面积瘫痪。
——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损毁,大量文化自然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耕地大面积损毁,主要产业、众多企业遭受重创。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森林大片损毁,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与破碎,生态功能退化。
专栏2 规划区灾害损失情况
项 目 51个县(市、区)直接经济损失(亿元)(注2) 8437.7
工业企业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961.8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404.2损毁公路(公里) 34125受损水库(座) 1263受损输变电设施 输电线路(公里) 61524
35千伏以上变电站(座) 250受损学校(所) 7444受损医疗卫生机构(个) 11028受损农村居民住房 倒塌(万平方米) 10709.6
严重受损(万平方米) 9432.2受损城镇居民住房 倒塌或损毁(万平方米) 1887.9
严重破坏(万平方米) 5836.2
第三节 面临挑战
——生态环境恶化,植被、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被破坏,次生灾害隐患增多,导致生存发展条件变差。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人均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难度极大。
——部分地区可供建设的空间狭小,不少地方失去基本生存条件,异地新建城镇、村庄选址及其人员安置难度很大。
——企业损毁严重,就业压力大,而许多地区并不具备通过就地发展工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条件。
——不少灾区群众成为无宅基地、无耕地、无就业的“三无”人员,加之灾害造成的恐惧心理,医治灾区群众心灵创伤需要较长过程。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大量损毁,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更加紧迫。
——解决灾区群众当前急迫问题与增强区域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十分复杂的情况。
第四节 有利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科学重建新家园提供了思想保障。
——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强不息、互助自救和寻求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重建新家园的不竭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累的强大物质基础和良好市场环境,为恢复重建提供了经济、技术基础和体制环境。
——各地区的无私支援,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国际社会的慷慨援助,是恢复重建的重要补充力量。
——国内外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经验教训,为科学重建新家园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优先恢复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合理调整城镇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力的布局,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灾区各级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在国家、各地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又好又快地重建家园。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要把保障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把修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尽快恢复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切实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让灾区群众安居、安定、安全、安心。
——尊重自然,科学布局。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考虑灾害和潜在灾害威胁,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调整优化城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着眼长远,适应未来发展提高需要适度超前考虑,并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灾区自我发展能力。
——创新机制,协作共建。要充分发挥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对口支援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责任明确,公开透明,监督有力,多渠道投资的重建机制。
——安全第一,保证质量。要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抗震设防标准。城乡居民点和重建项目选址,要避开重大灾害隐患点。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严把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关,确保重建工程质量。
——厉行节约,保护耕地。要坚持按标准进行恢复重建,不超标准,不盲目攀比,不铺张浪费。尽量维修加固原有建筑和设施,尽量统建共用公共设施和用房。规划建设城镇、村庄和产业集聚区,要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
——传承文化,保护生态。要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建筑,保持城镇和乡村传统风貌。避开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古迹、水源保护地以及震后形成的有保留价值的新景观。同步规划建设环保设施。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恢复重建,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和民族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确定重建方式、优先领域和建设时序。要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恢复重建。
第三节 重建目标
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家家有房住,基本完成城镇和农村居民点恢复重建,灾区群众住上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住房。
——户户有就业,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能够稳定就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灾前水平。
——人人有保障,灾区群众普遍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
——设施有提高,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功能全面恢复,保障能力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经济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科学发展能力增强。
——生态有改善,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环境质量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