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从"输血"到"造血" 中国扶贫模式求变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扶贫模式已悄然生变。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NGO)、企业正积极参与到扶贫项目中,一改以往扶贫工作靠政府一手“包办”的局面。在扶贫思路上,以区域经济开发为主,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式扶贫正取代以往单纯救济型的“输血”式扶贫,成为中国扶贫战略的核心。

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参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实施村级扶贫规划试点项目”的NGO代表专程赴印尼,对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旗下亚太资源集团实施的社区扶贫项目进行了考察和学习。中国扶贫项目参与者希望借他山之石,进一步探索国内扶贫的有效模式。

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与渔。为带动工厂周边社区的建设发展,亚太资源集团廖省浆厂每年用于社区建设项目的投入不少于四百万美元,先后建立了四个农民扶助会,帮助周边百姓建立了八十五个地方中小型企业,创造了一百四十份工作合同和一千三百0三个就业机会。该集团还与当地银行合作,支持这些中小企业主联合成立信贷中心或者农民扶助中心以帮助更多的人脱贫。

这一扶贫模式联合了政府、NGO、企业,注重于村级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非一次性的投入,注重于软件的建设而非纯硬件的改善,注重于对农民的观念的更新而非纯技能的培训。其理念与中国政府正在推行的“造血”式扶贫极为相似。

中国扶贫基金会村级扶贫规划项目负责人刘冬文指出,过去中国扶贫主要依靠政府“包办”。政府“包办”的扶贫,无论是整体性开发,还是专项资金支持,最后都无法有效地瞄准真正的贫困户。在政府失效的领域,NGO和企业可以联合发挥效益来补缺。金鹰模式给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随着中国贫困人口的逐步减少,贫困人口的分布日益分散,如何更好地瞄准贫困人口,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帮扶措施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与政府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相比,NGO等社会扶贫力量在微观层面更具优势,更加讲究专业化和精细化,因此也更易瞄准贫困人口,并更易采取灵活措施保证扶贫效果。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草根扶贫”的力量日益认可。“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实施村级扶贫规划试点项目”即是中国扶贫模式求变的一次突破。六家NGO通过该项目招标参与了正在江西省试点的村级扶贫规划工作。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将财政扶持资金委托NGO管理,并以招标方式选择NGO具体实施政府扶贫项目。亚洲开发银行和金鹰国际集团也分别提供了一百万美元和八万美元用于支持该项目。这些NGO和企业在当地实行了参与式扶贫,让农民成为参与扶贫决策、实施和监管全过程的主体,在改变贫困村庄落后面貌的同时,也改变着贫困农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今年年初,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等五家NGO也获得了参与政府扶贫项目的机会。(中新社记者 俞岚)

此间专家认为,未来NGO和企业在中国扶贫开发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其所采取的参与式扶贫,让被扶贫对象转变成自我脱困的主体,充分调动了贫困人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从长远上解决了社区的发展问题。(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河北武强创新扶贫模式 贫困户可求助"穷人银行"
福建创新扶贫模式 近5年4万多名残疾人脱贫解困
我国将探索农村"社区主导型"扶贫模式
中国“社区主导型”扶贫模式启动 有三方面创新
创新扶贫模式 中国妇联携手社会力量共建新农村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