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第三个特点叫新鲜派,他们对很多事物感兴趣的周期比传统短很多。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工作,过了三个月就跳槽了。包括恋爱周期,70后通常是三四年,而对于80后就像过了好几个世纪一样。有新鲜的东西才能表示我混得不错,代表一种地位。
90后:看起来像小大人
90后跟80后又不一样。80后的父母是50后,90后的父母是60后,50后是中国苦大仇深的一代,60后是好事都赶上的一代,60后的父母社会教育比较多,这使他们与孩子间的沟通大大增加。沟通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小孩子特别像大人,而中国人有个特点,看到孩子像大人就很高兴,鼓励了这种沟通,所以90后明显表现出逆成人化的特点。他们的典型代表蒋方舟说:“我没有童年,我突然在两个月时间里就长大了。”
90后有非常强的交易感,他们很早就明白了交易规则,比如80后不喜欢当班干部、三好生,而90后则说三好生很有用,让老师喜欢你,老师一喜欢你你就是三好生。我们把60、70后叫集体主义者,80后是独主义者,90后是松圈主义者,介于集体主义跟独主义中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90后更加容易讨上一代人的喜欢,因为风格上让你比较容易接受。
90后还有一种本事就是可以同时干很多事情。比如听讲座,60后就算不爱听,也会给老师一个面子,假装在听,80后觉得不好听就走了,90后可以坐在现场,拿着手机,耳朵上套着MP3,一边听音乐,一边手机上网、QQ聊天,顺带还听讲座。90后的个性比80后还鲜明,他们玩的东西比80后还邪乎。
介绍了90后和80后的一些特点,让我们知道,第一代独生子女跟我们前一代人的确不同,而在独生子女之间也有一些区别。
对独生代子女的教育建议
面对年轻一代的种种变化,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改变和补救。我认为家长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做决策,而是让孩子有较多的见识,让他寻找自己的爱好。父母应该尽量让孩子有机会看看不同的东西,比如除了看超女,还可以看天文馆、美术馆、植物园,而不是在有限的见识中给孩子作一个结论,这样没几个人会被钢琴练活,大多数人会被钢琴练死。
第二、要和孩子培养共同的人脉关系。做孩子的朋友,从小一起读书,和孩子有共同语言,父母应当认识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要认识父母的朋友。
第三、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我们要知道孩子是什么样的人格类型,或者他的特点,尊重他所做的某些决定,就像很爱玩电脑游戏这件事,不要简单说不要去玩。解决网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父母要有网瘾,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会找到方法,让孩子在公平的情况下找到解决方案。
第四、是柔性沟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但要说出理由,当孩子做出决定,父母要找出理由来鼓励他。决策是一个习惯,是一种能力。
第五、培养孩子风险尝试的能力,比如认识陌生人,开始时,不一定放在完全开放的空间里,可以通过熟人的圈子,用管理的方法让孩子慢慢有能力去认识陌生的孩子或者是陌生的大人。
第六、向子女学习,现在孩子在信息获得方面比父母强,前辈人要向后辈学习,前代人可以把后代当作知识和信息的交换伙伴,这个时候你也会得到特别的尊重或是特别的机会。
最后一点就是还孩子以孩子的世界。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在很多时候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包括我们要让更多的小孩子和孩子之间建立联系,孩子会不会过早地成人化,是看这些孩子有问题跟谁去请教,如果一个孩子有较多的同龄伙伴可交流,就能避免成人化,如果他的主要问题是跟父母、大人交流解决的,就会过早成人化,这样的孩子掌握了成人的语言形式,不具备成人内容,时间越长,问题更大。本报记者 袁春宇/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