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一般定为60岁或者65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的国家或地区被称为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本文以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分析对象,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老年人口”均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一、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现状
(一)老年人口总量结构
截至2006年底,上海户籍总人口1368.08万人,比上年增加7.8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75.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1%,比上年增加9.2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7.58万人,占15.2%,增加3.91万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46.78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7%,比上年增加3.01万人;100岁及以上老人680位,增加80位。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86.2(女性=10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81.3,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性别比为62.6,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25.9。与上年老年人口性别比相比较,60岁及以上和100岁及以上年龄段性别比略有上升,另两个年龄段性别比略有下降。
(二)老年人口发展趋势
1、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预期寿命也不断提高。1951年,全市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为44.39岁,2000年提高到78.77岁。2006年全市平均预期寿命为80.97岁,其中,男性为78.64岁,女性为83.29岁(见表1)。
表1 上海市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动情况
单位:岁
年份
|
平均预期寿命
|
其中
|
男性
|
女性
|
2006年
|
80.97
|
78.64
|
83.29
|
2005年
|
80.13
|
77.89
|
82.36
|
2000年
|
78.77
|
76.71
|
80.81
|
1951年
|
44.39
|
42
|
45.56
|
2、扶养比显著增加
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年抚养比进一步提高。2006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75.62万人,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测算,201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3万人。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扶养比(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15-59岁劳动力人口数×100)2006年为28.1,2010年将达到35.2。
(三)老年人口区域分布
1、中心区和崇明县老龄化程度较高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中心区(注)达到20.9%,崇明县更是高达22.5%,而远郊区该比重为18.6%,近郊区和浦东新区分别为19.8%和19.4%。中心区和崇明县各年龄段老年人口分布比重均大于户籍总人口在该区域的分布比重,其它区域则相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崇明县上升最快,分别比上年上升0.96个和0.47个百分点(见表2),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中心区上升最快,上升0.23个百分点。
表2 2005到2006年各区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动
单位:百分点
区域
|
60岁及以上
|
65岁及以上
|
80岁及以上
|
中心区
|
0.46
|
0.09
|
0.23
|
近郊区
|
0.59
|
0.25
|
0.20
|
浦东新区
|
0.57
|
0.16
|
0.19
|
远郊区
|
0.71
|
0.41
|
0.17
|
崇明县
|
0.96
|
0.47
|
0.12
|
2、老年人口主要集中于中心区,但有向外扩散趋势
中心区户籍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45%, 但46.7%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5%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2%的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分布在中心区。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中,14.4%分布在近郊区,13.2%分布在浦东新区,15.7%分布在远郊区,仅有5.6%分布在崇明县。
从各年龄段老年人口区域分布看,虽然中心城区各年龄段老年人口规模都在扩大,比重较高,但更多的老年人口有向非中心区扩散趋势。2005年有47.3%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布于中心区,2006年下降到46.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由49.2%下降到48.5%;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比重由51.6%下降到51.2%。
3、静安、卢湾、崇明老龄化程度居前三位
分区县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静安、卢湾、崇明继续维持前三位。其中,静安高达23.3%,卢湾为22.9%,崇明为22.5%;南汇老龄化程度最低,为18.1%。
二、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
为应对不断加剧的老龄化形势,上海老龄事业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总体目标指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老龄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有关老龄工作的法规政策得到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养老、医疗保障机制逐渐形成;老年福利设施和为老服务项目得到兴办;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充分重视。
(一)老年人口社会保障
1、老年人口基本实现老有所养
上海有86.7%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计239.05万人领取养老金。其中,有69.9%领取城镇基本养老金,7.2%领取小城镇养老金,9.7%领取农村集体养老金。
全市有10.9%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计30.07万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其中,有6.85万老年人口领取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22.72万人领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农村五保老人数共计0.5万人。
2、医疗保障基本覆盖所有老年人口
在既有老年人口医疗保障基础上,2001年,为了帮助部分未享受城镇医疗保险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就医,市慈善基金会启动了“慈善医疗卡”项目,向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每人每年500元的医疗费,已有近15万老年人领到了“慈善医疗卡”,累计受助金额达7500万元。2006年9月,又推出了“高龄城镇无保障老人医保制度”,使年满70岁,在上海市居住满30年的上海市城镇户籍老人得到一定医疗保障。为了将慈善帮困与政府救助“无缝衔接”,2007年,“慈善医疗卡”扩大帮困范围,将全部覆盖不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上海市城镇低保老人。至此,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医疗保障基本覆盖所有老年人口。
(二)养老服务
1、老年服务机构规模不断扩大
2006年底,全市养老机构共计505家,其中,政府办287家,社会办218家,床位数达到59735张,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22张。全市老年医疗机构(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共计70所,实际开放床位99822张,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床位数3.6张。全市共计家庭病床6.1万张,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22张。法律援助机构全市共计20个,2006年共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634件。
2、老年教育发展迅速
全市市级老年大学4所,学员共计2.1万人;区县局企业部队老年大学57所,学员人数共计4.9万人;街道老年学校213所,学员人数共计37.1万人;远程老年大学集中收视点4347个,学员人数共计22万人。2006年,参加各级老年大学、学校的老年人口占总老年人口的24.1%,老年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3、纯老家庭得到关爱
2006年,全市纯老家庭老年人口数达78.7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8.6%,比2004年增加7.76万人。其中单身独居老人数为17.24万人,增加0.68万人。为解决独居老人面临的生命上不安全,生活上不便和精神上孤寂等问题,2004年起,上海在全市开展“纯老年人家庭结对关爱行动”,帮助纯老家庭老年人和有需要照顾的未成年人或残障成年子女的老年人家庭。2006年,纯老家庭结对关爱行动中,11.13万人次享受了每天问候服务;14.88万人接受了每月一次以上的精神尉藉服务;3.13万人次接受了应急救助服务;6.04万人享受了生活照料服务。
4、老年人社会参与活跃
全市老年社团组织(见表3)共计18901个,参加人数114.68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41.6%。有老年活动室及老年活动中心5508个,使用面积共计112.77万平方米,日均活动人数25.31万人。
表3 2006年上海老年社团组织及参与人数
社团组织
|
个数(个)
|
人数(万人)
|
总 计
|
18901
|
114.68
|
老年学术组织
|
3
|
0.16
|
老年协会
|
2052
|
17.36
|
老年文艺团队
|
8342
|
20.09
|
老年体育团队
|
8011
|
37.90
|
老年体协
|
493
|
39.17
|
注:中心区指中心区指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近郊区指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远郊区指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南汇区、奉贤区;浦东新区和崇明县单列。
(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