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3月底开始,由中央组织部会同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开展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15家试点单位的2000多名司局级干部参与。
最热门的专题班和讲座是经济类与领导科学类,选学人数分别高达1396人、1148人。
从今年3月底开始,对于2000多名司局级干部来说,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了一项新的任务:参加中央和国家机关的自主选学试点。
“一个国家发展力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习力的竞争,一个政党执政力的提高离不开干部教育培训水平的提高。”
对于这些在中央和国家机关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的干部们来说,“自主选学”的新模式到底带来什么;对于干部培训这项重要工作来说,“自主选学”又改变了什么呢?
菜单式选择
创新培训流程激发学习热情
4月17日周六一大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这堂课不一般。讲者赫赫有名,80岁的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讲起“宏观经济走势与热点分析”来,常有精辟观点引来掌声;听者也不同以往,不是北大的学生,而是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的160多名司局级干部,他们似乎回到当年校园里的状态,用心听讲、不停记录。
“怎样看待中国经济回升的形势?沿海地区的用工荒背后揭示了什么?”台上厉以宁教授提出的不少问题,课间就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国家工商总局的于法昌是北大的毕业生,此前一直在外出差,为了听这堂课前一天晚上特意赶回。“这种方式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聆听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渠道的观点,提供更宽的视野、更丰富的信息。”
自主选学,对这些司局级干部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两个字:“选择”。自主选学名校多、名家多、内容多,方式活、时间活,凸显了“三多两活”的特点。
课程可选:4学时的讲座有42门,用时3—5天包含40学时左右的专题班有43个,含课程357门,可以自主组合选够学时。学校可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7所院校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时间可选:有工作日有休息日,有半天有全天,全为走读。
“‘菜单’上好菜太多,时间有限,选择起来得仔细考虑,但这样的培训解渴。”一位干部拿着自主选学手册,风趣地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国经济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低碳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建设与社区管理”、“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构建”、“政府管理中的重大法制问题”、“哲学与战略性思维”……课程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党建、文化、历史、法律、科技等诸多学科。
司法部丁露坦言,翻开自主选学手册,很受震撼: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已经老化,与岗位要求相比存在差距。同时又很感动:一下子整合了这么多优质教育资源,体现了中央对广大干部成长的关心。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于鸿君说,这些司局级领导干部多数受过大学教育,但当今这个时代知识折旧的速度很快,要适应工作的需要,还得不断“充电”,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按照干部培训的要求,中组部等确定15家试点单位应参加选学的人数为2039人,可实际参加选学的有2065人。有的干部完成了组织调训任务,但还自愿参加自主选学。
这次自主选学最热门的专题班和讲座是经济类,选学人数高达1396人。排在第二至第五位的领导科学、文化、哲学、管理类,选报人数分别为1148人、838人、756人、515人。
“参加自主选学培训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投入其中,大家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没想到培训中有这么多针对现实问题的内容,一些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可以从中尝试找到思路和办法。”一位干部如是说。
高校教授课后与学员交流时谈道,“干部提出的问题很专业,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国家在关心什么,干部在关心什么,高校应该研究什么,脑子里更清晰了。”
据课后进行的测评统计,到目前为止,干部们对课程满意度的评价均超过了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