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全国土地市场全面复苏 二线城市地王频出 珠三角房价升势较确定 -全国26个省市高考结束 成绩将于6月下旬陆续公布 北京阅卷启动 -逾6成民众认为中国经济率先回暖 统计局邀媒体参观CPI形成过程 -中国首例主动加入美知识产权案胜诉 山西煤矿转让涉嫌国资流失 -皖风雹灾害22人死亡 鄂62万余人受灾 目击 未来3天各地多降水 -成都公交总经理辞职 8名重伤员生命体征不稳 同类车辆暂停营运 -重庆武隆垮塌已发现9遗体 地质灾害说遭质疑 被埋村民手机接通 -越南抗议南海禁渔 中国称正常管理措施 朝鲜东部海域划定禁航区 -中国将四万亿中的2000亿用于绿色经济 投资1.2亿推绿色制造项目 -巴西和法国打捞起至少24具法航遇难者尸体 中国罹难者家属抵法
首页>>发展观察
罗京谢幕 人民需要一个更好的央视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6 月 0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罗京之逝,除了是一张“国脸”的谢幕,一个好人的离去,更是一次不期而至的民意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人民需要一个更好的央视。

罗京之离去,足够怆然,引国人同悲。他的播音生涯截止于去岁之8月最后一日。他对央视的贡献,则延续至今,波及未来。他的贡献不止于播音,他用无言的离去,把大火之后沉于水面之下正隐忍度日的央视,又捞回到水面之上。

十数亿国人,大致可分三类:一部分人是看着罗京变老的,一部分人是看着罗京长大的,一部分人是看着罗京懂事儿的。这张“国脸”,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张刻度盘,他已经生长在很多人的生活里。他的猝然离去,就像我们每个人被割掉了一小块肉,虽无大碍,但疼一下,颤几颤,愣半晌。

用 “国脸”称罗京,既形象准确,又偏颇失当。他的价值,不仅在于脸,还在于声,更在于人。他于每晚7点钟的存在,就是他最重要的价值。从新闻播音的专业技术上说,自他之下诸多男播音员,业务各有所长,但综合能力均逊一筹。足球行家们说,时下全球的守门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大利的布冯,另一类是其他所有守门员。这个分类法亦适合央视的播音组:一类是罗京,另一类是其他所有男播音员。

斯人绝然而去,坊间赞誉鹊起,罗京受之无愧。此时若有过誉,亦为人之常情常理。一时间,媒体聚焦,盛誉弥漫,大概说明了两件事:一是罗京不仅业务纯熟,而且为人不错,虽非完人,但几无明显瑕疵,这说明人民群众很需要看到成名之人里的好人;二是罗京的意义已经泛化为一个新闻传播的符号,这说明人民群众仍然需要一个阳光健康的央视,渴望一个稳定持续、业务精湛乃至锐意进取的《新闻联播》。

不可否认,过去十余年的央视新闻,较之前一个十年,锐气和活力都下降了不少。也许央视并没有倒退,而只是在狂奔了一段后做中场休息。但十年的改革开放时光,足以将受众的需求与品位提升N个档次。央视那些曾经乍翅高飞的新闻人,人人夹起了一副隐形的翅膀,似飞而顿,似有还无,不进则退,不争自衰。挑剔的受众一旦不能被强大而积极的新闻姿态所裹挟前行,他们就有了挑三拣四的闲情,并把八卦一下央视,当成抒发失望的窗口,来表达一种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期待。

当某播音员打嗝、某主持人穿大裤衩、某狂人山呼海啸等等成为公众视野里被拷贝最多的央视新闻时,央视人自己,恐怕都莫名其妙,不知人民群众这是怎么了。

来源: 人民网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罗京26年无差错播报成佳话 揭秘新闻主播工作生活
回顾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昔日风采(组图)
罗京生前治疗情况首次曝光:靠麻醉药漱口吃药
罗京逝世各方追悼 戏友称其没架子擅长老生(图)
罗京遗体告别仪式11日上午9点将在八宝山举行
平淡罗京解释"面无表情" 坦言"压力无时不在"(图)
罗京的笑与不笑:是摄像机它不让我笑(图)
"国脸"罗京的多面人生:冷面小生 模范丈夫(图)
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因淋巴癌扩散去世 享年48岁(生平)
图片新闻:
甲型流感疫苗开始在中国批量生产 最快7月底产出[组图]
新一代动车组"和谐号"2011年批量交付 时速超380公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