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改革来之不易
从2003到2008年,王旭明一直担任国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他个性鲜明,曾饱受争议。但他获得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和李希光、尹韵公等专家的赞赏。对于初建时期的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而言,王旭明无疑有标本意义。
52岁的王旭明对本刊记者说,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改革要摆脱封闭、沉闷的行政惯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如今教育部基本上取消了定期的新闻发布会制度,在卫生部等与百姓利益休戚相关的部门,发布的内容数量和频率也大为减少。
受访的北京某区县的新闻发言人坦言,在他看来,新闻发言人就是什么都不发言,在政府和媒体间形成一个保护层。只要完成了这个基本任务,上级领导就会满意。
“很少有官员愿意向公众公开,因为公开就意味着权力的丧失”,王旭明说,“利益的缺损,个人名誉和地位就可能动摇,还意味着为官习惯的改变,这可能是信息公开政策推行起来遭受阻力的重要原因。”
他表示,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下,一些方面不公开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国防部、保密局等,但如果教育部、卫生部、铁道部等与百姓吃穿住行关系紧密的部门都不能实现公开透明,这就是一种部门失职行为。
王旭明还谈到新闻发言人面临的某些误区。比如,很多人认为危机发生时才需要新闻发言人,平常是不需要的。其实,新闻发言人不能把处理公共危机作为唯一任务,因为那毕竟是非常态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有用武之地。
再比如,很多人认为新闻发言人与官员是对等关系。其实新闻发言人是介于新闻和官员之间的人,应搭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新闻发言人跟国外的产生过程并不一样。国外99%的新闻发言人来自于媒体,具备新闻工作经验,但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大都从官员中产生,有一定的行政级别。
有受访专家与王旭明持相同看法:在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改革中问题不少,比如发言人普遍缺少媒体经验,害怕祸从口出;还有复杂难辨的行业保护、地方保护及重叠的利益关系。国家应该对发言人制度改革予以通盘考虑,甚至可以用立法的形式巩固已有的成果,明确一种观念,即信息公开不力也是一种渎职行为。
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认为,公开即意味着权力受监督,对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不仅有利于反对腐败,满足百姓的知情权,而且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透明的大国形象。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既是现代民主法制的需要,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步的重要体现。
传播学者史安彬建议说,要重视新闻发言人的选拔与培养,尽可能从优秀的媒体人或者有媒体工作经验的干部中选拔,通过政策和国情培训,使之上岗。新闻发言人一旦确定,尽量使之固定,不要频繁更换。
他认为,如果合适,有的人可以当一辈子新闻发言人,毕竟从培养、锻炼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分不容易,要好好珍惜。“40岁到55岁最为适合,这是一个不怕老、就怕小的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