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赵斌宇)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发生在人类文明的所有部门。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经济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既是现代化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与工业化研究、技术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有很多交叉。现代化科学的基本原理可以适用于产业结构现代化,同时产业结构现代化具有一些特有的规律和性质。
产业结构变迁的相关理论
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或更早。与产业结构变迁相关的理论众多,为产业结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这里分别从产业结构的定义、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等方面进行介绍。
产业结构的定义
产业和产业结构,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一般而言,产业是指生产性企业、行业、部门的某种集合(刘伟,1995);产业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产业之间在发展规模上的量的比例关系;二是指各产业间的联系方式或关联方式,它构成产业结构质的方面,直接涉及的是产业结构发展高度和在经济发展、开放过程中的结构性效益问题(刘伟,1992)。
产业结构变迁的几种理论
配第—克拉克模型。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出版的《政治算术》中认为:制造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又比制造业收入多,当时的荷兰国民收入水平高的关键原因是大部分人都从事制造业和商业(配第,2010)。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出版了《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他以配第的研究为基础,依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移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演进趋势。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增加的趋势。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结构之所以发生改变,其直接原因是各产业间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对差异(Clark,1940)。
库兹涅茨模型。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等的工作基础上,对各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产值结构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在讨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时,他基本上沿用了已有的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将产业分为三大类:(1)农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狩猎;(2)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水力电力、运输业和通讯;(3)服务业——包括贸易、金融、不动产、动产、商业、仆佣、专业人员及政府。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现代经济增长,总产量的部门来源一般会发生如下变动趋势:农业及有关产业部门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公共事业所占的比重上升;制造业内部由非耐用品向耐用品的转变,以及一定程度上消费品向生产资料转变;有些服务业(如个人服务、职业服务、政府服务)的比重上升;而另一些服务(如国内服务)的比重则下降。这种变动趋势是总产量的产业来源的转移和不同部门效率趋势发生变化所产生的综合影响。与之相对应,劳动力部门间分配也发生显著变化:农业及有关行业劳动力份额的较大下降,工业部门劳动力份额的微小上升,服务业劳动力份额的明显上升(库兹涅茨,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