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私车突破1000万辆 我国迈入私人购车新时期(多图)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3 年 06 月 1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6月9日,顾客在北京北方汽车交易市场选购汽车。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汽车如今正大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汪永基)

    

     6月9日,顾客在北京北方汽车交易市场选购汽车。

    

     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汽车如今正大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最新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平均每120多人就拥有一辆私人汽车。

     汽车业专家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度过公务购车、商务购车阶段,迈入私人购车的新时期。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私人汽车达969万辆。今年1至4月,全国共销售汽车136万辆,至少80万辆卖给了私人。这样,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

     从1992年到1999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用了7年时间从100万辆增至500万辆。从2000年到2003年初,仅用3年多的时间私人汽车保有量就从500万辆增加到1000万辆。截至目前,我国私人购车比例达到60%,私人汽车占整个民用汽车保有量的近五成,私人汽车增幅超过单位用车20多个百分点。

     私人购车的迅猛增长,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首次成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预计今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超过法国,从而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私人购车支撑我国汽车产业发展

     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私人购车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目前,私人已经成为主要的购车群体。从私人汽车拥有量结构看,新增的私人汽车中近80%为小型和微型客车。

     通过对国际轿车市场研究发现,当车价与人均GDP之比达到2或3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转折点。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的车价与人均GDP之比已经接近这个水平,私人购车进入了爆发性增长阶段。

     在私人购车的拉动下,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今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位居工业各行业前五名,汽车产业对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3.2%,仅次于石油开采业位居第二。

     据专家预测,今后20年,汽车产业链将是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群。

     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说,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国汽车市场处于公务车阶段,不仅需求量少,而且70%来自政府、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剩下的多是企业的商务用车,几乎没有什么私人用车。1990年至2000年,公务用车的份额下降,商务用车的份额加大,私人购车开始起步。2002年以来,私人购车占整个市场的份额迅速提升,进入私人购车阶段。

     专家认为,目前,在“鼓励汽车进入家庭”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税费过高和搭车收费等不合理现象仍较为严重。私人购车的高速发展对尽快完善汽车消费政策和汽车工业政策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赵承 刘铮)

    

     新华社 2003年6月9日

来源: 新华社

相关文章:
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汽车医药等十大行业持续回升
报告称汽车产业链已成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产业群
汽车产业链最具发展潜力 成为我国工业第5大支柱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