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今天发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在变局中前进》指出:2002年上半年全面展开的东亚复苏目前遇到了来自全球、地区和国内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综合挑战,凸现了政府决策者推进改革以加强公共安全,减少外来冲击的危害,培育国内生产率增长点的迫切性。
报告呼吁在以下领域采取措施:改善法律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持对国际国内财政状况的审慎的宏观经济管理;加强治理、行政管理和公共金融问责制,尤其是在提供服务方面;鼓励增长,继续开发私人、企业家和企业的潜力。这就意味着完成金融危机后遗留的结构重组议程,改善金融部门监管,开展更为广泛的改革以强化投资环境。部分国家对安全的担忧和对下一轮选举的政治关注越来越多地挤进政策议程,与经济和结构改革平分秋色。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副行长孔杰忠在报告的发布会上说:“我们2002年4月发布的上一期半年报认为东亚地区正在复苏,但也提出了‘复苏能走多远’ 的问题?这个问题被证明是恰当的,因为我们看到东亚复苏正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由于新兴市场的动荡加剧而低于我们的预期,对东亚出口产品的需求减弱,最近对高技术产品需求的大幅下跌表明这个关键行业的复苏之路可能坎坷不平。今年世界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将消耗掉东亚大多数国家的收入,而最近巴厘岛和其他地方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也会至少在短时间内抑制旅游业的发展和企业的信心,尤其对印尼近期的增长前景造成伤害” 。
他接着说:“所以,东亚地区的外部环境与6个月前相比更显脆弱和不确定。在这种更复杂和困难的环境中保持适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各国自己的政策和机制的质量” 。
孔杰忠先生指出,前6个月的复苏是以出口、私人消费支出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包括财政刺激政策为动力的,基础是比较广泛的,但是私人投资支出总的来说一直比较弱,增长本身并没有解决该地区存在的公司杠杆率过高和不良债务的问题。他评论说:“债务-股权比率尽管在有些地方已经降低,但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仍然很高,加上公司利润率低,从而继续影响投资环境,并削弱了中期增长前景” 。
不过,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霍米·卡拉思认为,我们仍有理由抱乐观态度。他指出,预期2003年发达国家的外贸和增长仍会好于2002年。此外,中国出现了尤为强劲的出口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持续高涨,并在日益广泛的高技术行业建立起制造业生产能力。中国成为其他东亚国家的重要出口需求来源,在2002年上半年8个东亚经济体对中国的出口比去年同期猛增了50%。卡拉思先生说:“今年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迅猛势头显然不会持久,但是中国作为东亚重要出口市场的趋势将会继续,正如过去10年的情况一样” 。他指出,东亚对中国出口的增加已经抵消了2001年和2002年由于日本经济持续衰退造成的对日本出口的减少。
另一个亮点是贫困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2002年贫困人口预计将从东亚金融危机后占地区人口总数的50%降低到41%左右(按照每天生活费2美元的标准)。卡拉思指出:“整个地区的贫困率在降低,原因包括1999年以来人均收入在增加,中小企业更加活跃,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的产品价格在上升,这些都有助于东亚大多数国家的福利分配,今年东亚地区预期将把贫困率降到新的历史最低水平,远远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他说,东南亚国家将会是主要例外,泰国和印尼的贫困率据估计依然高于1996年的水平,菲律宾的减贫速度仍然比较迟缓。
报告指出,最近全球股市暴跌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欧盟地区)再次呈现或持续疲软都增加了全球前景的不确定性,随之而来的是对出口导向的东亚地区前景的不确定性。因此,世界银行已把对高收入国家2003年的增长预测从今年早些时候的3.3%调低到2.1%,出现更大范围的经济放缓甚至短暂复苏后再度下降的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大。卡拉思说:“不过,仍然会强过2002年,简而言之,情况还是会好转,只是略微低于我们所希望的。”
2002年东亚发展中国家的产出增长预计会比2001年5.5%左右略有提高,略超过6%,主导因素是中国和越南以6-8%的速度增长,甚至刚刚从危机中走出的印尼、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预计都会实现3-4%的增长速度。包括4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的增长率预计会从2001年低水平的3.5%在2002年和2003年回升到5.5%左右。这样的复苏速度虽然超过世界其他地区,但仍低于1999-2000年金融危机后复苏时达到的6.5-7.5%的速度。
东亚经济半年报全文及《减少东亚农村贫困》特别报告和东亚各国的国别经济半年报均可从世界银行东亚网页上下载,网址为:www.worldbank.org/eapupdate。
中国经济半年报可从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网站下载,网址为: www.worldbank.org.cn。
中国网2002年11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