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粮食安全问题,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以种为先”,但多年来,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育种理念和手段落后,至今依然存在盲目性和主要依赖经验等突出问题。文章概述了我国科技人员创新性提出的分子模块设计育种科技体系,介绍了其理论发展、技术研发和品种设计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指出分子设计育种将成为未来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种业发展“卡脖子”科技的重要手段。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04:06

    2018-09-28 14:04:06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04:06

  • 我国已有 8 000 年以上的禾谷类作物栽培历史,相关的育种知识对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作为发起国之一,参与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相继完成了粳稻第 4 号染色体的测序和籼稻“93-11”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在科技部“973”项目水稻功能基因组的支持下,水稻重要农艺性状解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以水稻为抓手,通过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复杂性状的分子模块解析,探索建立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体系,以带动小麦、大豆、鱼类等动植物复杂性状的解析和设计育种技术发展。经过近 5 年努力,建立了水稻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组数据库,获得了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分子模块,在水稻高产优质协同改良、感受与抵御低温、广谱持久抗病与产量平衡、氮高效利用、高产性状杂种优势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得到实验验证。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04:06

    2018-09-28 14:04:06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04:06

  •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受限于普通小麦庞大且复杂的基因组,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克隆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发展远落后于水稻和玉米。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破译小麦基因组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此外通过多年攻坚,利用“模块耦合育种”的理论已成功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05:24

    2018-09-28 14:05:24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05:24

  •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同时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及畜牧业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在我国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育种技术主要以常规育种为主,大豆科学研究和生产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通过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实施,已经鉴定到若干高产、优质分子模块,解析了部分重要农艺性状的模块耦合效应,创制了一批大豆优异种质材料,成功培育多个高产、优质的初级模块大豆新品种,初步建立了大豆分子模块设计育种体系。未来,应继续加强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挖掘利用和创制,推动自主性整合公共数据库构建,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大力开展大豆高产稳产突破性技术和豆粕替代饲料的研究,加快分子设计育种和人工智能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具有突破性的大豆新品种,创制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增强我国大豆自产能力,缓解大豆需求缺口。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05:24

    2018-09-28 14:05:24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05:24

  •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其持续稳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及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在玉米遗传改良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但是尚不能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育种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其中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将多学科相结合,实现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多模块优化组装,对未来的玉米育种事业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7:14

    2018-09-28 14:17:14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7:14

  • 鱼类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基础解析及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创建驱动了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在分析我国鱼类遗传育种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支持下,以银鲫、草鱼和黄河鲤等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全基因组解析,性别控制、抗病、耐低氧、饲料高效利用等分子模块解析,以及高产抗病异育银鲫新品种培育的研究进展,由此探讨了在集约化和生态化养殖趋势下未来鱼类遗传育种和水产种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0:06

    2018-09-28 14:10:06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0:06

  • 表型是研究“基因型-表型-环境”作用机制的重要桥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表型监测平台对于加速育种进程和辅助精准农业监测具有重要意义。Crop 3D表型监测系统以水稻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实现了多尺度、多时序作物全生育期的生长动态监测,为育种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表型平台的研究进展,进而介绍了Crop 3D系统平台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表型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1:18

    2018-09-28 14:11:18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1:18

  • 近年来,我国在作物育种领域开始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自动化种子切片机是影响育种规模的关键设备,相关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未来将提高我国作物育种水平。自动种子切片机在作物育种中有怎样的意义,我国育种种子切片设备将如何发展?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2:14

    2018-09-28 14:12:14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2:14

  •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5 周年,中国通过增强国际贸易合作而增加进口,利用“一带一路”平台促进中国进一步的开放发展,以及促进中国边境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特别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有利于推进进一步的经济全球化和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更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 5 年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反映了世界历史潮流发展的基本方向,符合中国和相关国家的利益诉求,发展前景乐观可期;但是也要根据 5 年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一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2:53

    2018-09-28 14:12:5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2:53

  •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同时汲取世界先进科研机构的发展经验,努力实现科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作为欧洲最大的基础性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同属国立综合性科研机构,两个机构在发展理念、发展历程、学科布局、战略方向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3:35

    2018-09-28 14:13:35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3:35

  • 拉美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缘位置、自然资源优势及相对开放灵活的政策环境,正逐渐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域。近年来,中拉合作关系热度持续升高。文章以文献计量为基础,对拉美科技发展现状、世界各国对拉美科技合作情况以及中国科学院与该地区国家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固有合作基础,探讨未来对拉合作的建议思路及举措。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8:11

    2018-09-28 14:18:11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8:11

  • 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方向和动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是推动决胜脱贫攻坚的新动力。立足我国粗蛋白饲料原料进口的现状和畜牧业发展形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培育出速生、丰产、优质的杂交构树新品种“科构101”,提出了“以树代粮、种养循环”产业发展模式,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对饲料的需求,促进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文章分析山东菏泽构树产业扶贫工作进展,探讨了构树产业扶贫面临的机遇、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1:20:18

    2018-09-28 11:20:18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1:20:18

  • 辽河平原是我国温带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辽河平原农业的高产高效对于巩固东北粮仓的“稳粮增效”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以及长期高强度利用造成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加剧,辽河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围绕区域农业生产和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立足农田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和研究,揭示了不同养分管理模式下农田土壤综合肥力的演变规律。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明确了肥料氮素在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持和转化以及调控机制。通过农田土壤“以碳控氮,碳氮平衡”管理模式的构建,建立了雨养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通过研发环境友好型稳定性肥料,实现了肥料减施增效,降低了面源污染风险。通过研究-示范-推广有效结合,土肥高效管理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4:02

    2018-09-28 14:14:02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8-09-28 14:14:02

...